
【-鞋世界導刊】 鋪貨是新品牌新產品推廣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然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對于新品牌新產品來說,該如何做好鋪貨工作呢?下文就通過一個具體的實例,介紹一些關于新品牌新產品鋪貨的事項。
“劉經理,我快頂不住了,連續跑了五天,鋪了很少一點點貨,終端店都不訂貨!”這是一周里劉經理接到的第四個一線業務員電話,接完電話,劉經理眉頭緊鎖,心情沉重,他點燃一支香煙,狠狠地吸了起來,“這鋪貨的事,到底該怎么做呢?”劉經理深深陷入沉思當中……
沒有市場調查就不能很好地解決市場問題,沒有市場調查就沒有市場發言權,第二天劉經理決定親自到一線市場看看。
Z市,劉經理跟駐地業務員小郭一塊來到了一個鄉鎮,小郭帶領劉經理來到一家店鋪,小郭在前邊,劉經理跟在后邊,“大姨,送貨的。”小郭對一個年長的女性說道。“送什么貨?價格怎樣?”“運動鞋,新款5折供貨……”年長的女性不緊不慢地說:“有點貴,我先不卸貨了!”“大姨,那我們先走了,改天再來給您送貨!”小郭說完疾步走出店鋪。
又選擇性地去了幾家店,鋪貨真的很一般,劉經理問道:“小郭,你最多的客戶拜訪了幾遍?”“第一遍還沒跑完呢!”“難怪店鋪不進貨啊!要是換成我,我也不訂貨啊!”劉經理似有所悟。
A市,劉經理跟駐地業務小松一塊去市區鋪貨,在市區的一家小型超市,老板一看見小松就說:“小松!我上次說的樣品,你拿來了沒有?”“哦!我還忘了呢!”小松有點尷尬。“你什么時候拿樣品來了,你再跟我談進貨的事!”
小松被超市老板下了逐客令,又進了幾家店鋪,劉經理發現小松沒有拿樣品的習慣,就問道:“小松你怎么不帶樣品給客戶看呢?”“要是去哪家都拿樣品,實在是太麻煩了,要是客戶要貨,我再給他看樣品!”小松理直氣壯。“是嗎?你好好好想想,到底是先看樣品再訂貨還是先訂貨再看樣品?你可別本末倒置啊!還麻煩?做營銷就不要怕麻煩!”劉經理循循善誘地給小松說,小松聽完紅著臉低下了頭。
C市,劉經理跟駐地業務小強一塊去鞋城鋪貨,這家鞋城開了多年了,信譽很好,生意很好,鞋城老板很注重引進高質量的新品牌,“小強,你們的產品是怎么定位的?”小強說道:“以中高端產品為主,以低端產品作為補充。”“那好啊,你們是做商超還是做流通?”“商超,不,是……是流通!”小強有點語塞,老板又問:“那你們的價格怎么維護?”“這個嘛!我們只管供貨價,賣多少錢,你說了算!”小強回答得很干脆,老板干笑了兩聲,然后說道:“你們連統一價格都沒有要求,誰還敢賣你的貨?如此一來,市場秩序不就亂了套啊!既然價格我說了算,進貨更是我說了算,我先不進貨了,你先走吧!”小強只好跟劉經理很沮喪地離開這個鞋城。
就這樣劉經理一口氣調研了六個市場,調查完之后,劉經理組織全部業務員到辦事處開會,具體研討市場鋪貨的事項。
在會上,劉經理說道:“大家好好檢討一下,鋪貨不順利,原因是什么?大家盡管暢所欲言,說的對與錯都不要緊!”業務員七嘴八舌地說“價格太高”、“促銷力度太小”、“缺少廣告”、“產品不符合市場要求”。劉經理接著說道:“除了這些原因之外,大家就沒有分析一下是不是每個人自身也有原因啊?大家所說的都是表面的客觀原因,還是讓我給大家好好說說吧!”
接下來劉經理給大家好好分析了一下:
第一,業務員的主要職責就是推廣品牌和產品,業務員不是送貨員,送貨員只管送貨,客戶不要貨,他就只能走開,而業務員就是要直面客戶的拒絕,甚至是責難,就是要改變客戶的想法,就是要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所以作為業務員,總是要想盡千方百計讓客戶接受品牌,使客戶訂貨,如果客戶說不要貨,你扭頭就走,你還是業務員嗎?大家好好想一下,是把自己當成業務員了呢,還是當成了送貨員?如果你把自己定位成送貨員,你肯定很難完成鋪貨的使命。
第二,新品牌新產品的鋪貨是需要充足準備的,這里邊包含了很多很多內容,比如對品牌的理解、對產品的充分了解(規格、性能、價格、賣點、包裝等)、對營銷政策的把握、對競品的了解、對渠道的調查分析等,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仗。想想看,鋪貨前大家是不是準備得充分了呢?恐怕都是倉促上戰場吧!磨刀不誤砍柴工,盲目地去鋪貨,難怪鋪貨做得不好!
第三,新品牌新產品鋪貨是需要做好規劃的,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比如先鋪城區后鋪鄉鎮、先鋪商超后鋪流通,而不是漫無目的地想到哪做到哪,鋪貨原則也是先易后難,先從容易的渠道做起,做出樣板市場,以利于更好地鋪貨,提高鋪市率。大家想一下,你鋪貨之前可曾做過規劃?不做規劃,做好鋪貨工作是很難的。
第四,新品牌新產品鋪貨是業務員的基本職責,能不能做好鋪貨工作,體現出業務員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鋪貨不是走馬觀花,而是入木三分,對每一個終端客戶都要用心,都要努力,要讓每一個終端客戶都看到樣品和包裝、知道價格和利潤,更要讓終端客戶知道產品的獨特賣點、品牌和產品的美好前景,每一次拜訪客戶都要有成效,業務員越認真越負責,終端客戶越容易訂貨,反之業務員敷衍塞責,你就別指望終端客戶訂貨了。
第五,新品牌新產品鋪貨不能急于求成,終端客戶對新品牌和新產品有個了解和接受的過程,業務員不要指望去推銷一次客戶就答應要貨了,當然也有終端客戶馬上就訂貨的,但是這畢竟是少數。業務員就是一次、兩次、三次……直至多次去拜訪終端客戶,在拜訪終端客戶時不停地為客戶解疑答惑,逐步建立信任和好感,最后形成訂貨,拜訪客戶的過程就是讓客戶充分接受品牌、接受產品的過程,這個過程急不得,要有耐心和恒心!
第六,新品牌新產品鋪貨要做好市場日記,要學會分析、總結、提高,找出合適的鋪貨方法。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市場日記就是要對每天的鋪貨情況做一詳細記錄,記錄每天的鋪貨路線、終端客戶的詳細資料(地址、電話、老板、性質、規模、特色等),還要記錄哪些客戶訂了貨、哪些客戶沒訂貨、為什么不訂貨、約好什么時候再拜訪等等,這樣一則便于完善鋪貨策略,二則便于市場鋪貨的計劃安排。因此建議大家一定寫好鋪貨筆記,用好鋪貨日記。
說完以上六點,劉經理停了一下,端起茶杯喝了幾口,然后接著說道:“新品新牌鋪貨那些事兒,說難就難,說不難就不難,就看你會不會做,怎么去做,鋪貨方向對了,鋪貨方法對了,你又努力了,鋪貨就變得容易了!記住鋪貨一定要用心、耐心和恒心,一定要讓終端客戶充分了解品牌和產品,看到品牌和產品的前景,只要有優秀的業務員、有高質量的產品、有豐厚的利潤空間、有適合的鋪貨策略,假以時日,新品牌新產品鋪貨的那些事兒,也就只是小事一樁了!”
辦事處開完會之后,各駐地業務員按照劉經理所說的去做,果真新牌新品鋪貨比原先順利多了。
鏈接:鋪貨有風險!
據說最早進行鋪貨的,是一個現在市場占有率很高,卻在輿論宣傳上低調的企業,從太原市場開始,只要賣鞋的是溫州人,就可以先把貨拿去賣。在那段時間,靠著幾款優勢的產品,這個品牌在太原迅速擴張。
早期進行鋪貨的鞋業品牌都靠這一招賺了錢,實現了資本的積累。但這樣只放不收的做法,慢慢地開始變質。一些強大起來的零售商,開始用賣鞋賺到的錢又去投資其他的生意,隨著王子連鎖鞋城的倒掉,暴露出鋪貨隱藏下的巨大隱患。
一些企業開始收線,通過品牌建設,將零售商發展與企業“捆綁”起來,一定程度上穩定了零售商的資金,零售商賺了錢,就要持續投入,不斷擴張。另一些企業用相當于銀行貸款的形式來扶持零售商,使其盡量做大,但在關鍵的時間點收線,如不及時交款就會產生滯納金。
更有一些的企業將鋪貨變為房地產投資行為,直接把區域市場的檔口買下來,再以較低的價格租給零售商。這樣既支持了零售商,又無形中賺了租金高漲產生的利潤,實在是魚和熊掌兼得。
鋪貨對于前期開發市場作用非常明顯。因為像民營企業的這些草根企業家,兜里的錢本來就不富裕,正是有了“有錢大家一起賺”的理念,才有了產品在市場的快速擴張,才有了持續增長的市場占有率。但企業完成了原始積累,就要考慮如何控制鋪貨所帶來的隱患。
鋪貨并不是不可取,關鍵是要建立共贏的合作機制,堅決抵制善于玩“吸星大法”的合作伙伴,因為利益的天秤如果太傾向于某一方必然會帶來矛盾的升級,帶來關系的破裂。 (-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