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鞋世界導刊】在零售業發達的歐洲,80/20原則已在各行各業普遍運用。一般商店里所陳列的項目大約有500-800個,其20%的項目(約100-160個項目)為暢銷品,所貢獻的銷售金額可達全體銷售金額的80%,其余80%的項目反而頁獻度很小,只占全體銷售金額的20%。再度應用80/20法則,可知一個店鋪內超級優良商品的占比為4%(20%的優良商品再乘以20%)。如何印證80/20原則呢?調查平時詳細記錄的顧客名錄以及庫存盤點時就可明了。
要想充分運用80/20原則取得好的業績,不能順其自然靠天收,要對店鋪內的陳列區域進行科學規劃,否則,該產生業績的鞋子被“埋沒”了,滯銷的鞋子更是一大堆,整體業績必受影響。
如何對鞋店進行陳列規劃呢?主要從以下4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陳列商品分類
1、流行魅力:此類鞋款主要放在店頭櫥窗最醒目的位置,藉以吸引顧客目光,引發潛藏的追求流行之心理需求。在臺灣,著名的阿瘦皮鞋門口的兩側櫥窗,每一季都會更換內容,說明當季的流行主題。而在店內的架子上,也分為三部分,與人的視線平行、不彎腰就可取得的架子上主要擺設主力部隊商品,流行魅力鞋品則放在其上,比平行視線稍高的位置。
什么樣的商品屬于流行魅力商品呢?例如當季流行產品或新鞋款、熱門話題商品、生命周期中屬于導入期的產品等。這類鞋款一般都不會事先計入營業業績,主要是給顧客“看”的。當然,這一類鞋款必須以顏色、裝飾品、背景造設等手法來輔以創造流行與魅力。
2、主力部隊:流行魅力產品是從顧客的角度及眼光來看的商品,主力部隊產品則以店長的眼光來看,也就是利益貢獻度大的商品或積極要推廣的鞋款。另外,一般穩定銷售的鞋款也屬于主力部隊,銷售金額雖然不是十分起眼,但卻是鞋店銷售收入的穩定來源,平時即使不作大力促銷也會穩定銷售,鞋店中大部分的商品就屬于此類。如何采購,商品構成如何安排,就要靠商店經營者的手腕與技術了。
3、滯銷拍賣:鞋店經營競爭十分激烈,每一季季末幾乎每家鞋店都會有滯銷的庫存與斷碼鞋,宛如死掉的鞋子一般。80/20原則里20%的商品就是指這一類滯銷鞋款。而20%再乘以20%即4%,這4%的滯銷品就像是被顧客甚至被店員遺忘了一樣,他們被放在滯銷拍賣區超低價拍賣。值得注意的是,店內導購員要隨時注意發現,一旦售出,要用其他待處理鞋款補上擺放。
二、確定鞋子擺設地點
1、從店外考慮櫥窗位置
商品構成是指采購什么樣的商品,定多少價格,準備多少數量,它是一個綜合計劃。要決定鞋子在店內的位置及配置面積,必須考慮各自潛在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假設地面十分平坦,行人行走時無安全顧慮,能進行安心購物,店前方可注意留出約3-9公尺距離,這樣能使顧客停下腳步。而真正能吸引消費者目光的,則要依靠鞋店的招牌及櫥窗。值得注意的是,行人在路過店鋪門口時不是正視,而是斜視的,因此要考慮的問題是入口的透明門以及展示櫥窗如何設計。基本原則是,櫥窗必須能輕易地接受往來行人的視線,入口必須能讓行人輕易地從道路或走廊進來。入口及櫥窗位置的設計,最好站在鞋店對面20-50公尺遠的地方,仔細觀察行人的流動方向與人數而定,而不可有先人為主的觀念。
2、鞋子應該放在店內何處?
考慮鞋子及其他商品應該放在何處時,應按以下順序從三點考慮:
(1)站在門口的考慮法:依鞋店大小有所不同。進入小鞋店時,消費者會用目光由左至右確認商品的位置。而進入大鞋店時,消費者的頭部則會隨著眼睛一起移動,將店內所有商品大量一番,此時他的視線是如同放射線狀的。因此,大店鞋子作商品演出時,應放在與入口成放射線對應的對角位置,而試穿區也應在同樣的位置。另外,人也有沿著墻壁行走的習慣,收銀柜臺、接待柜臺以及包裝柜臺等應該在入口對角線且接近墻壁的位置,這是為了讓客戶在選購鞋子之后,讓他花較長的時間行走于店內,對鞋店多作了解。
(2)墻壁沿路的配置考慮:各種柜臺的位置決定之后,下一步則是考慮墻壁沿路的配置。通常自入口處按價格自低價到高價進行配置,這其中也需考慮到鞋子數量方面的問題。但是新鞋樣以及季節性鞋樣(如涼鞋)一定要配置在鞋店前方靠近入口處。
(3)鞋店中央區域的配置:最后才考慮中央區域的配置,中央部門屬于鞋子及擺設架子的配置,重點是決定之后就形成店內的通路。而店內通路的數目,也就是需要安排幾條通路,則依鞋店面積及店頭鞋子數量決定,橫及縱的通路依上述條件而有不同。一般通路的設計采縱線及橫線的直角格子狀設計。截至目前,其他通路設計尚在實驗之中,雖然斜角交叉,菱形或者曲線通路外觀看來十分有趣,但由于人在行走時,在通路范圍內本身就有蛇形移動現象,所以上述特殊造形通路,本身并沒有特殊效果。
三、鞋子配置位置和價格的關系
1、顧客的消費抵抗感:除了事先已知買鞋的目的,而且也知道鞋子擺在那里的顧客會一進鞋店就掏錢買鞋之外,一般人是不會輕易拿錢買東西的。而且這種避免花錢的感覺越走進店內,會變得更加強烈。因此為了融化顧客的自我保護心理,鞋子的價格應該是靠近門口的比較便宜,朝里的則越來越高,增高幅度不能一下子變化太過劇烈,否則會令顧客無法接受。
2、價格分段,漸次提高:此價格帶的配置應該如階梯一般,如190元、390元、590元、890元、1200元、1400元、1600元,漸漸升高。
四、銷售狀況優良區域事先決定論
1、鞋店前面1/2的區域銷售狀況較好:如前所述,由于消費者自我保護的意愿,因此鞋店內前面1/2的區域銷售狀況較好。為了誘導消費者走向鞋店內部,鞋店的正面以及通路開路的左右邊,應盡量作商品演出,引起其繼續觀看店內其他鞋子的欲望。
2、通路每隔2公尺作一單位:通路如果較長時,平均每2公尺作一個商品演出,而且最好擺放不同的鞋款,以增加多樣性。為什么要設定2公尺呢?因為顧客在店內步行看鞋子時,2公尺是即將開始厭煩的距離。
鏈接:
你不知道的櫥窗陳列二三事
☆最大牌的真人櫥窗模特——凱特·摩斯(Kate Moss)。早在2007年4月,這位常青超模為了給自己與快時尚品牌TOPSHOP合作的時裝系列做宣傳,在倫敦牛津大街的旗艦店櫥窗中演出真人服裝秀。她絕對是真人櫥窗模特中最大牌的一個。
☆最昂貴的櫥窗——位于紐約第五大道的各大品牌櫥窗。第五大道的商業租金連續8年高居全球榜首,平均年租達13萬元/平方米,由于租金太高,據說這里的很多奢侈品“租客”都是虧本經營,但為了在世人面前展示形象(當然同時也在展示代表其文化內涵的櫥窗),仍然堅持營業。
☆最討好的櫥窗——高科技3D試戴手表櫥窗。著名手表品牌天梭為了招徠過門不入的顧客,推出要消費者不觸碰到商品本身也同樣有試穿戴的服務。在英國倫敦街的專賣店就專門設有結合高科技的“T-touch ”展示櫥窗,使用特殊功能的紙片,套在消費者的手腕上,對準櫥窗的3D屏幕,創造出一種光線反射技術的擬真實境,只要數秒的時間,就會看見戴上表后的影像。
☆最藝術的櫥窗設計師——愛馬仕首任正式的櫥窗設計師Annie Bomel。并不是愛馬仕發明櫥窗展示的宣傳手段,但愛馬仕卻開創了櫥窗藝術,Annie Bomel在1926年開始負責品牌的櫥窗設計,打破了狹義的“販賣”功能,開啟了商業櫥窗的藝術時代,許多大品牌因此爭相仿效。
☆最大的櫥窗——PRADA東京旗艦店。雖然是半透明設計,但高達六層的菱形玻璃幕墻設計依舊讓這家門店里外透徹,從里面可以欣賞外面風光,外面也可以清楚地看到里面景致。顧客進店之后,馬上就成為了櫥窗的“真人模特”。 (-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