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失Fila分拆滔搏的百麗,高瓴要帶它二次上市了
最近幾年,高瓴集團創始人張磊的投資軌跡幾乎涉及到各行各業,包括體育。這位剛剛50歲的投資人,旗下資本已經將運動零售商滔搏送上港股上市、與單板品牌Burton成立合資公司、投資滑雪應用工具滑唄以及加持了特步。
如今,他正在將滔搏的母公司百麗送上港股。在私有化五年后,百麗正式走上了回歸之路。
根據招股書顯示,截止2021年11月30日,百麗線下門店從退市前的2.08萬家減少到現在的9153家,擁有20個品牌組合,定位高端時尚、中端時尚、大眾市場、功能休閑、潮流活力等。截至2020年2月29日止財年、截至2021年2月28日止財年,百麗時尚的營收分別為201億元、217億元,增長率為8.1%,凈利潤由20億元增加到23億元,增長率為17.8%。
“凡是女人路過的地方,都要有百麗”, 這是曾經百麗的口號。或許,就像這句口號一樣,百麗的故事如一部寫不完的長篇小說一樣充滿懸念與激蕩。
這家成立于1981年的鞋履品牌,在2007年5月港股上市,在上市前一年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女鞋零售商。而在上市后,兩位創始人盛百椒與鄧耀采取了更為激進的策略,尤其在2010-2012年,他們瘋狂加大開店速度——這種激進的策略也在2013年得到了體現,市值最高時超過1500億港元。
不過,百麗的故事后來跟大多數人想象得差不多,并沒有能夠持續這種高增長。尤其是2009年,百麗做出了后來改變整個體育產業格局的決定:以不超過6億元的價格出售了Fila(斐樂)品牌在中國區的商標使用權和專營權,而買家正是安踏。
那一年,安踏的營收58.7億港元,遠低于李寧的83.87億港元。但是,此后的商業故事又充滿了跌宕起伏,安踏利用Fila不僅在營收與品牌獲得成功,還因為李寧自己犯錯讓這家晉江品牌在此后10年保持了國內第一,至今李寧都在追趕安踏。而受益于Fila的成功經驗,此后的安踏創始人丁世忠更加激進地拿下亞瑪芬體育,涉及始祖鳥、Wilson、Salomon等多個品牌。
售賣Fila,只是百麗那一段時間被勝利沖昏頭腦(或運營麻煩)的一個縮影。此后的經營連年出現下滑,直至2017年,賣給高瓴時,百麗的凈利潤只有24.16億元(2015年是45.5億元)。
如果這個勢頭不能止住,百麗很可能會遭遇更大的危機時刻。在這個時刻,兩位創始人鄧耀和盛百椒決定:百麗退市私有化。隨后,由高瓴資本、鼎暉投資以及百麗高管組成的財團開始私有化(以每股6.3港元的價格收購百麗所有股份),兩位創始人套現百億退場——出售手中25.74%的股份——高瓴則以56.81%成為大股東。
“以前我說過:在人生的道路上,選擇與誰同行,比要去的遠方更重要。還有一點很重要,百麗具有優秀的企業文化。我在中國、全球投了這么多公司,文化是我們最看重的要素之一。百麗成功打造的創業文化中,我看到最核心的是sportsmanship——運動員精神。”收購百麗后,張磊在內部信上寫道:“第一,運動員精神首先是我要贏,我不是陪練的,我要做到最好。第二,運動員精神強調的是collaboration,協作的文化。再牛的球員,隊友不傳球,也贏不了比賽的。偉大的團隊一定是靠協作取勝的。”
▲高瓴集團創始人張磊在2021年香港金融科技周。
張磊作為當年河南的高考文科狀元,也被媒體稱為“投資天才”,他跟大部分投資人以財務投資策略不同,他是以“整合者”角色來收購百麗的。說白了,就是直接來運營與整合這家品牌。張磊之所以有這樣的底氣,源于他最早參與的藍月亮品牌。
2005年,當時從海外歸國的張磊發現沒有過去一直使用的洗手液,超市的貨架上都是外國品牌。于是,他發現了這里面消費升級的機會。最終,在2008年藍月亮橫空出世,并借助奧運冠軍郭晶晶的代言讓這個品牌家喻戶曉——高瓴順理成章是藍月亮最早、最大的投資機構。當時投資4500萬美元,約合2.9億人民幣、約合3.5億港元,而這筆投資也給張磊帶來了巨大的投資回報。2020年上市時,高瓴持有藍月亮10%股權,股權價值達到83.7億港元。
“2008年的時候,我們研究中國的消費品升級,那時候很多基礎的消費品品類都被跨國公司占領,寶潔和聯合利華就占領了家用洗滌市場,我們看到這些跨國公司本質上都是有歷史包袱的,無法抓住消費升級的趨勢,所以當時就基于這個邏輯找到了藍月亮公司創始人羅秋平,鼓勵他做洗衣液。所以,我們現在是藍月亮的唯一外部投資人。”對于為什么投資藍月亮,包括深度整合資源,張磊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這樣說。
在收購百麗后,張磊也是這樣的思路。除了我們看到的通過智能化來改善百麗店面經營等,他還發掘了百麗另一個類似Fila的金礦——2019年,分拆滔搏單獨上市。而滔搏是阿迪達斯、耐克、彪馬、北面、匡威等運動品牌在中國區的重要代理商。2019年10月10日上市時,滔搏市值超過571港元。截止今年3月22日,滔博股價為6.5港元,市值超過400億港元。而在通過資本運轉與各種轉型后,如果百麗再能上市,張磊至少可以狠狠大賺一筆。
當然,由張磊運轉百麗私有化的案例,想到了另一個體育品牌匹克。
2016年底跟百麗前后時間私有化的匹克,此后回歸A股上市之路充滿坎坷。去年,匹克完成了15億元的融資,由華潤國調廈門消費基金戰略領投、建信信托及其子公司建信(北京)投資等多家國有基金公司和多家市場化投資公司聯合戰略投資。而在此次融資之前,根據彭博社的消息,匹克的估值超過90億元。
根據「動次打次」的獨家消息,匹克將于年底繼續向A股上市發起沖刺。據一位接近人士對「動次打次」透露,匹克去年的營收35億元左右。
而同一時期的特步年營收已超過100億港元,李寧與安踏更是朝著更大的目標而去。不過,匹克要在A股上市仍然有很多現實的阻力,因為目前A股排隊截止3月22日,超過800家,而匹克在經歷態極短暫輝煌之后,可以給資本講的故事有限。在上市輔導以及沖刺過程中,或許需要更多的投資方加持——就連特步都引進了高瓴資本:6500萬美元投資于特步子公司特步環球,并共同發展“蓋世威”及“帕拉丁”品牌的全球業務;其次,高瓴又以5億港元與特步簽署可轉股債券認購協議。
或許,要不了多久百麗就要上市了。那個酷愛滑雪的張磊也由此成為了一個“新鞋王”。
“風格很猛,水平嫻熟。” 親眼目睹過張磊單板滑雪的 GoSki 創始人賴剛對「動次打次」說。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