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老人鞋”不如普通鞋 噱頭營銷該叫停
【- 市場行情】目前,鞋類市場上有一種網紅產品,被稱為“老人鞋”或者“健步鞋”。商家宣稱這是專門為老年人設計的鞋子,更加適合老年人的腳型特征,穿起來既舒適,又防滑。但有些老年人卻反映,老人鞋并不舒服,有時甚至還不如普通的鞋子。
由上海、安徽、江蘇和浙江四地消費維權機構組成的長三角消保委聯盟,最近分別通過電商平臺、實體店和電視購物購買了80批次“老人鞋”樣品進行比較試驗。由于國內市場沒有對成人鞋的外底硬度進行考核,檢測機構采用2017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行業標準QB/T 2880-2016《兒童皮鞋》進行測試,發現有38批次的老人鞋樣品不達標,占樣品總數的47.5%。另外,14批次樣品耐折性能不達標,鞋底出現超長裂紋,鞋幫與底墻開膠;14批次樣品耐磨性能不達標。
這讓人懷疑,所謂“專業老人鞋”不僅是“老人不宜”,連能不能算合格的鞋,都得打問號了。以兒童鞋標準檢驗,硬度和耐磨性都不達標,對于體重大于兒童的老人,就更不適合了。然而,這些號稱“專業”的老人鞋,卻很容易打動消費者:孝敬老人,更為老人舒適安全所計,多花點錢也要選擇“專業”的。某些商家,在研究大眾消費心理方面,估計比做鞋更專業。
“老人鞋”不僅不專業、不適合老人,連普通鞋的標準都達不到,長三角消保委聯盟的測試結論再次揭穿了某些商家的“概念營銷術”“噱頭忽悠術”。商家拿噱頭忽悠消費者,一是利用了普通消費者對商品知識不專業導致的信息不對稱;再就是摸準了人們的消費心理,特別是關愛老人和孩子的情感消費需求,進行精準忽悠。
而事實上,標注“老人專用”“兒童專用”的商品多不存在國家標準。2018年10月,江蘇省消保委發布的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顯示,“兒童醬油”營養品質未必都優于普通醬油。試驗發現,5款宣稱為“兒童醬油”的產品在營養元素等指標上與普通醬油沒有太大差異。并提醒消費者:目前我國除了奶粉等少數食品制定了嬰幼兒標準,其他的兒童食品和用品沒有專門的標準,商家所謂“兒童專用”基本上是忽悠消費者。
本是普通商品,但貼上老人或兒童“專用”標簽就漲價,而很多消費者出于對父母或子女的愛又甘愿多付錢買“專用”,結果是擅忽悠、賣噱頭賣概念的商家賺得盆滿缽滿。而現在,“老人專用”“兒童專用”不斷被試驗結果所揭穿,消費者應當醒悟,行政監管方面更應迅速出手,依法處理曝出的問題。
對照相關法律法規不難認定,各種名不副實、根本無標準可依的“老人專用”和“兒童專用”商品,完全符合虛假廣告和消費欺詐的特征。既然違法問題已擺在那里,有沒有消費者上門投訴,監管部門都應介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