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品牌緣何能扭轉市場敗局
而在2005年的競標爭奪賽中,為了贏,硬著頭皮將公司和身價財產作為賭注,希望能以更高的價錢成為奧運會的贊助商,但由于對方開價實在太高,李寧最終還是失敗了。
但是,李寧依然不甘心,希望能以奧運會為主題,加大營銷力度。所以在開幕式的當晚,2008人擊缶歌唱、29枚“大腳印”沿中軸線邁向鳥巢,突然李寧手舉“祥云”火炬出現了,吊著威亞在鳥巢上空的“祥云”畫卷上繞場一周“奔跑”,最后點燃了主火炬,其存在感瞬間秒殺了不少贊助商,“飛天點火”的李寧和自身的品牌一時間吸睛無數。
然而兩年后,李寧品牌再度在業績高漲的順境中好景不長,出現了大幅度下滑,但隨著Z世代登場,李寧意識到自己也要時尚化,于是在2018年首次亮相時裝周后,李寧品牌的許多款式一夜間成了難以買到的爆款。
同年,李寧終于迎來了轉折點,全年營收105億元創歷史新高,凈利潤7.2億元,經營現金流持續改善,同比增加44%至16.72億元。市場占有率在本土品牌中位列第二,僅次于。
由此可見,運營效率和庫存機構被改革后,李寧公司的新品流水占比提升至80%左右,12月以上產品庫存占比下降,新品庫存占比提升。而在今年上半年,李寧公司凈利潤約7.0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約164%;經營利潤5.09億元,同比增長約90%。
隨著盈利增長,李寧的股價也開始一路高歌,飆升18.32%,總市值超440億港元。由此可見,從上個世紀90年代至今,李寧公司可謂大起大落,經歷了盛世和衰敗,但如今,所幸李寧把握住市場的發展趨勢,再度走出逆境,因此李寧也被譽為“民族品牌”、“創始人的大IP”,可謂實至名歸。
總言之,勇于創新、砥礪前行、腳踏實地經營才是企業的僅有出路,盡管最后失敗,但只要用心做了,無論是輸還是贏都是精彩。而李寧正是見證了這一真理,而在未來,李寧依然不敢有半點松懈,繼續在順境中不斷突破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