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拖累的探路者童裝 如今做得怎么樣了?
公司概況:
探路者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專注于戶外用品的公司,作為國內戶外用品上市第一股,主要產品有:男裝、女裝、鞋子、背包、裝備、配件等。
探路者童裝主要定位于兒童中高端戶外產品,為2-16歲的孩子提供安全、舒適、專業的戶外運動裝備。
探路者在戶外用品發展之初,搶占了市場機會,公司業務利潤逐年增加,但集團董事不滿足于現狀,開始了轉型之路。
實行代運營模式出現了弊端:
2014年,探路者童裝與派克蘭帝進行了合作,探路者童裝實行代運營模式,他們簽了長達十年的合同,探路者將童裝的業務全權交給派克蘭帝運營。
但在派克蘭帝獨立運營后,探路者童裝的業務指標并沒有達到他們預期的目標,探路者不得不收回童裝的授權運營。
探路者在2017年收回對派克蘭帝的授權后,進行品牌的獨立運營,進一步完善童裝市場布局,開設探路者童裝實體店。
探路者的銷售渠道也受到了阻礙,截止2018年上半年,探路者線下店鋪1253家,童裝線下店鋪僅為15家,比2017年底減少了64家。除線下撤店外,線上曾經關閉過天貓淘寶旗艦店。
據相關人士說,代運營公司所注重的是品牌運營過程中短期可以實現利益,對于品牌孵化、產品研發、渠道改造、消費者體驗等方面的投入仍然存在不足。
另外,代運營公司的多品牌運營模式很難真正做到單一聚焦探路者童裝,這也是探路者童裝業務發展不順的原因之一。
多元化的業務拖累業績:
探路者規劃了三大業務板塊:建立戶外用品、旅行服務和大體育,其中,戶外事業群以多品牌戶外用品業務的研發、運營及銷售為主;旅行事業群主要提供體驗式旅行;體育事業群以滑雪場運營及投資業務為主。
2013年探路者開始了并購之路,先后對綠野網、圖途、易游天下、行知探索等公司進行了戰略投資。
最終,這些業務的業績并沒有得到起色,反而有所虧損,2018年4月24日晚間,探路者發布2017年業績報告。公告顯示,公司2017年實現營收30.33億元,同比增長5.4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8485.39萬元,扣非凈利潤虧損達1.85億元。
由于探路者進行轉型,接觸多方面的業務,探路者童裝并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他們發展的業務變得又多又雜,探路者服裝方面的業務發展的不是特別好,業務重心不在探路者童裝,這也是探路者童裝發展不好的原因之一。
回歸主業之路很艱難
據有關數據顯示,2016年,探路者戶外產品板塊業務實現凈利潤2.76億元,旅行服務板塊業務凈利潤虧損3410萬元,體育板塊業務凈利潤虧損990萬元;2017年,旅行服務板塊業務凈利潤虧損2758萬元。
由于轉型接連虧損,集團董事長盛發強決定要將重心回歸戶外用品產業當中,面對市場競爭力,探路者回歸主業長路漫漫。
據相關人士說,中國戶外用品市場非常龐大,探路者回歸初心也是業績逼迫。探路者需要彌補上市以來不務正業帶來的窟窿并非易事,連續業績不振就說明這個問題;回歸主業的探路者需要重新梳理在戶外用品市場的格局,搞清楚面臨什么樣的競爭環境,做好內外部優缺點與機會點分析,給探路者品牌進行重新定位。
現下有許多服裝品牌都開展童裝領域的業務,有發展好的,也有發展不好的,探路者進入童裝領域并不算晚,且探路者童裝是青少年戶外運動裝備,市場相當可觀,但由于他們多元化的轉型業務,導致探路者童裝沒有發展的很成功。想要重鎮旗鼓的他們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