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 一家踏踏實實 心無旁騖的企業
“做好每一雙鞋、每一件衣服”
當被記者問及:“踏踏實實,心無旁騖做實業的感受時”,丁世忠用閩南人特有的樸實語調做出了回答:“做實體確實很不容易,但是要有定力,一定要有定力。做好了,也很有價值。”
丁世忠繼續講到:“2018年,安踏集團終端流水超400億,已經成為中國最大,全球第三大的體育用品公司。安踏之所以能取得這樣一個成績,就在于創立28年來始終堅持做實體經濟,堅持做好每一雙運動鞋,每一件運動服。當安踏規模小的時候,我們以工匠精神做好產品。當安踏達到一定規模之后,我們以消費者為導向,塑造我們的品牌,將創新作為企業生存之本,追求高質量發展。”
丁世忠總結道:“總書記說,民營企業一定要有使命感,不是簡單賺幾塊錢。前幾天,安踏宣布收購Amer Sports集團,收購金額超過400個億。我們遇上了這個偉大的時代,所以大家要對民營企業有信心,要對中國品牌有信心。”
“要有定力”
丁世忠創辦安踏28年,始終強調“我是一名企業家,我是有使命的”。他認為,要堅守好實體經濟,踏踏實實、心無旁騖地做好每一雙鞋、每一件衣服。要讓國民看到民營企業的力量,要讓國民對中國品牌有信心。
也正因如此,安踏憑借著這樣的使命堅守,從福建一家小小的企業做到了今天這樣一家年流水超400億的體育用品集團,成為僅次于阿迪的全球第三大體育用品公司。
面對未來的發展,相信安踏能夠繼續發揚中國民營企業家的精神,在全球體育用品市場上豎立響亮的中國品牌。
“專心做好一件事”
3月11日,據人民日報報道,作為民營企業代表,丁世忠還向總書記展現了安踏多年來堅守實業,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雙鞋、每一件衣服的企業使命。
丁世忠代表在匯報中說,“2001年,習近平總書記到晉江鞋博會安踏展廳調研,叮囑我說,一要把好產品質量關,二要創立自己的品牌。安踏跟福建多數民營企業一樣,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從福建晉江走出來的民營企業都是“晉江經驗”的踐行者、更是受益者。丁世忠代表說,“從2001年,安踏營收不到3個億;到2018年,營收達241億,終端流水超400億,成為中國行業第一、全球第三的體育用品集團,創造就業超過10萬個,2018年納稅超過了30億元。可以說‘晉江經驗’,對安踏的發展同樣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總書記聽后,回憶了一段民族品牌故事,強調道:“做企業、做事業不是僅僅賺幾個錢的問題。實實在在、心無旁騖做實業,這才是本分。”
丁世忠頻頻點頭。表示安踏多年來始終堅守實業,以消費者為導向,認真最好每一雙鞋、每一件衣服。“‘安踏’的意思,就是‘安心創業、踏實做人’。”丁世忠這樣說道。2018年,安踏集團銷售了7000萬雙運動鞋、1億件運動服,營收創歷史最好記錄,增長了44%。這就是踏踏實實做企業、心無旁騖做實業的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