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人鳥負債累累 跌下神壇 收益竟不夠還利息?
但是,隨著2011年底,2012年初,中國的零售業迎來了近幾年的寒冬,以上的這幾個品牌也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就以這個當時身為國內運動品牌的龍頭為例。據他們2012年的年報顯示,營業收入只有67.39億元,同比減少了24.5%,而凈利潤至少虧空了19.79億元,和它同命相連的安踏也是一樣的境況,安踏2012年營業收入為76.2億元,同比減少了14.4%,凈利潤為13.6億元,同比下降了21.4%。
這還不是他們最大的寒冬,2012年才被稱為他們的“大寒冬”,在這一年,李寧、、安踏等都根據當時的環境做出了相應的調整,選擇關閉一部分門店,來減少自己的虧損,李寧關店1821間,匹克關店也超過1300家,安踏關閉的門店最少,也是關掉了600家左右的門店。他們通過減少門店的方式,平安創出了那個寒冬。但是有一個品牌卻是深入寒冬的泥潭之后,沒能脫身。一路低迷。這個品牌就是貴人鳥,其實也是經歷過輝煌時期的。它曾在2011年就被評為中國十大運動品牌,不僅如此,他還獲得了大學生最喜歡的運動品牌的榮譽,在品牌知名度與美譽度大大提升的同時,貴人鳥的門店也開到了整整5000家,基本上各個大小城市我們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但是在2014年的時候,貴人鳥走入了一個低谷,因為債款問題被聯合信用社列入了下調評級觀察名單,而那個時候,貴人鳥已經上線了,對于當時剛剛走過跌宕起伏的“上市之路”已經上市的貴人鳥來說,信用評級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的,受到這件事情的影響貴人鳥的股價開始一路持續走低,再加上當時許多高管,“白吃飯”“不作為”,曾經名列前十的大品牌最終跌出神壇。
據他們2017年年報顯示,他們凈關閉376家門店,相當于一年平均一天關閉一家門店。再加上它的負債累累,每年獲得的收益都不夠還利息。而他們2018年的相關數據顯示,在2018年貴人鳥不僅沒有賺錢,而且還虧損了。如今他們的債務已經達到了11.47億,要及時進行兌付,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還如此高額的債務對于貴人鳥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頻頻關店,業績下滑,轉型失敗,董事會成員不斷減少,被各種問題圍繞著的貴人鳥,還能不能從如此慘淡的道路上回到正軌呢?又會以怎樣的方式逃出泥潭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