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圣康尼和邁樂 特步能否實現彎道超車
特步跑鞋市場的多品牌戰略
公開資料顯示,Saucony創立于1898年,是全球四大跑鞋品牌之一,與Newbalance、Brooks和Asics齊名,甚至有跑鞋中的“勞斯萊斯”之稱。1981年推出GRID,至今被認為是能夠同時提供緩震和穩定功能的中底技術系統。品牌在2012年被收購進WolverineWorldWide。而Merrell是一個主打高性能登山鞋的品牌,于1981年創立,自1997年以來,公司一直是Wolverine World Wide的全資子公司。
特步表示,在中國跑步及戶外運動用品板塊強勁勢頭及蓬勃市場需求的帶動下,合資公司將運用特步的零售網絡及與購物中心運營商的緊密關系,在中國內地、香港特區及澳門特區推出Merrell及Saucony品牌,戶外及跑步鞋、服裝及配飾。大部分新店鋪將在中國內地較高等級城市的購物中心內開業,也將擴展其在香港特區及澳門特區的業務據點。
值得一提的是,特步在2015年進行了品牌重塑,定位從時尚運動品牌轉變成為體育時尚品牌,以“成為跑者首選品牌”為目標,形成以跑步為核心的專業運動及運動生活為主的兩大產品系列,產品覆蓋跑步、綜訓、籃球、足球四大運動領域。其中,特步體育資源集中于跑步領域,并向馬拉松賽事傾斜,據統計,2017年共贊助40場跑步賽事,參賽人員超過67萬人次。
特步品牌管理方面相關工作人員向中國商報記者表示,特步主要從跑鞋市場切入,聯合Saucony目的是布局國外高端跑鞋市場,另外,特步看好未來戶外市場的發展前景,將以Merrell為起點向外擴展,增加更多品類,保持產品多樣化,滿足市場需求。
多品牌能否產生協同效應
特步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丁水波先生向媒體表示,特步一直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專業時尚的運動產品,目標是拓展成為一個能夠滿足不同客戶需求的多品牌組合集團。受惠于特步及Wolverine的豐富資源和優勢,合資公司一方面將有助于特步接觸到更趨成熟的消費者,并同時為相關地區喜愛運動和戶外活動的消費者帶來Merrell和Saucony兩大優質品牌。特步堅信雙方合作能帶來強大的協同效應,締造雙贏局面。
WolverineWorld Wide主席、首席執行官兼總裁Blake W. Krueger先生向媒體表示,Wolverine非常高興能與特步合作,以加速擴展兩個主要品牌Merrell和Saucony在中國市場的知名度。憑借特步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和專業知識,加上Wolverine的技術實力和品牌知名度,將能為合資公司打穩根基,并推動Merrell和Saucony在蓬勃發展的跑步及戶外運動市場的持續發展。
中信建投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師向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從特步這家公司本身來看,其業績一直比較穩定,原來主打時尚路線的特步向著產品+、體育+、互聯網+這“3+戰略”邁進,目的是為了將公司產品、銷售及售后服務推向一個更高的水平。再加上特步此前花了1.5億元回購2015年的舊產品,提升了零售店鋪坪效,也為經銷商提振了信心。
據悉,特步國際今年1月份公布,預期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普通股股權持有人應占綜合凈利潤,較2017年度大幅增加約50%至60%,主要是由于預計2018財年公司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增幅約25%所致。
“從長期來看,我國的運動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特步的業績也讓更多投資者和股民充滿信心。布局高端跑鞋市場和戶外市場也是順利成章,畢竟企業需要新的突破口和業績增長點。”上述分析師說。
但另一方面,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跑鞋市場還是以和Nike這兩大品牌為主,盡管Saucony、Merrell在國際市場擁有很高的美譽度,但面對中國市場,卻沒有取得應有的市場規模和份額。以Saucony為例,它在2004年登陸中國市場,但近15年間僅有約20家左右門店,其天貓、京東等平臺的旗艦店也于去年宣布停止運營。
“國內的運動市場確實有很大的空間,但這個市場培育起來卻并不容易。特步從短期來看雖然業績表現還不錯,但面對眾多競爭者,還需要強化自身的運營能力。另外,國內戶外市場這幾年發展并不盡如人意,戶外品牌業績基本上處于下滑狀態,從戶外切入未必是個好選擇。”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戶外用品分會專家向中國商報記者坦言。
“特步想要抓住年輕人市場,但年輕人不一定有能力去消費高端品牌,想像收購FILA那樣獲得良好的業績,需要時間,更需要時機。”上述專家如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