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網購 服裝、鞋類不合格率較高
【-市場資訊】近日,湖南省工商局發布《2018年“618”網絡促銷期間網絡交易監測報告》。據了解,2018年“618”網絡大促期間,該局對省內注冊登記的第三方交易平臺、獨立交易網站,如高橋商城、綜保購等7個交易平臺以及淘寶等平臺上銷售的313組商品進行了監測。報告顯示,此次監測沒有發現先漲后降、附加退款條件、訂金不退、使用違法格式合同、附贈商品明確標示不提供“三包”服務等問題,比往年“雙11”促銷時期更為規范。
【商品】服裝不合格率近六成
省工商局對在“618”當天以“神秘買家”身份購買的8大類313組商品(實際到貨276組商品)進行檢測后顯示,服裝、鞋類和床上用品等3大類商品不合格率最高,分別為59.7%、52.9%和47.1%。
據了解,此次受檢的62組服裝產品中,共有31組標識不合格,存在如產品標識不全、未明確標示產品的名稱、規格型號、成分含量等信息;7組存在實際纖維含量與標稱值不符;4組存在色牢度不合格等情況。
三湘都市報記者注意到,雖然在此次抽檢中,家用電器的商品不合格率并不算高,但有4組產品存在實際輸入功率與產品標稱的功率不符,偏差超過標準規定的范圍;有3組產品存在廠家在生產產品時對原材料質量把關不嚴,有意偷工減料等問題,均會給消費者的安全使用帶來隱患。
【服務】存不主動提供發票等問題
報告顯示,雖然此次監測并未發現“先漲價再降價”等情況,但在交易過程中,依然存在網店頁面未正確公開營業執照登載的信息,不主動提供發票等問題。
其中,有4個省內第三方交易平臺沒有按要求在其網站首頁或者從事經營活動的主頁面醒目位置公開營業執照登載的信息或者其營業執照的電子鏈接標識。
而值得關注的是, 此次監測過程中,商家均未主動給發票。而在“神秘買家”索要發票后,大部分商家能提供,但卻存在補開發票需要買家自付快遞費用,或需要達到一定金額或加稅點才能開具發票等問題。
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發布的《網絡交易管理辦法》規定,從事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的,應在網站首頁或從事經營活動的主頁醒目位置公開營業執照登載信息或營業執照電子鏈接,如第三方交易平臺經營者應當對尚不具備工商登記注冊條件的自然人進行真實身份信息審查登記,以維護網絡市場秩序。
【提醒】付款前與賣家充分溝通
根據此次網絡促銷的監測結果,省工商局提醒消費者要提高網絡購物的自我保護意識,根據商品的銷量、買家評價和商品的品牌參數等信息選擇合適的交易平臺和賣家;在付款前應與賣家進行詳細的在線溝通和交流;要保存好訂單信息、賣家聊天記錄、快遞單號、發票等資料,一旦出現問題,便于通過平臺或監管部門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