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鞋子越買越多 女鞋龍頭為何還接連巨虧?
女鞋龍頭接連巨虧
女鞋行業曾在2012年經歷了迅速增長的紅利期,據中國皮革協會估計,在國內市場上,每銷售10雙鞋中女鞋占6雙,男鞋占3雙,童鞋占1雙。消費的快速增長使得我國連續十多年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女鞋消費市場。
但女人的錢并不是一直都這么好賺。去年被譽為“中國鞋王”的國際,以57億美元賤價賣盤,市值較最高峰時縮水三分之二。
則是從2015年就開啟瘋狂關店模式,數據顯示,其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別凈關店805家、1030家以及1009家。金羊網記者查閱達芙妮日前發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未經審計之營運資料及2018年上半年盈利警告發現,截至2018年6月30日,達芙妮旗下門店數量降為3173家,而在2012年最鼎盛時期,其分店+鞋柜據點在全國高達6881家。在此次盈利警告中,達芙妮稱,2018年上半年繼續錄得凈虧損,虧損數額與2017年下半年相若。據財務數據顯示,達芙妮2017年下半年巨虧5.247億港元。這就意味著,達芙妮在進行一系列的調整、轉型之后并未出現好轉跡象。
記者注意到,同樣遭遇業績滑鐵盧的傳統還有很多,曾經號稱“中國鞋業第一股”的去年巨虧3.52億元,不僅賠掉了過去7年的總利潤,而且公司也因為庫存太多,不得不放血大甩賣。7月17日晚間,星期六披露一份戰略合作公告,稱正在計劃剝離其鞋業相關資產。
傳統鞋業擁抱新零售
為什么女人的鞋子越買越多,女鞋龍頭卻一個接一個巨虧?國際管理咨詢公司羅蘭貝格的大中華區副總裁陳科認為,這源于近年來國內線上電商高速發展、新興品牌侵占國內市場,以及消費趨勢改變等原因。在傳統女鞋行業巨頭衰落的背后,缺少對消費者體驗和用戶需求的深入理解及快速反應,就是今日困局的根本原因。
金羊網記者調查發現,注意到市場變化的鞋業巨頭,都在不同程度地做出變革與創新。如達芙妮的自救是在品牌轉型升級中加入新零售概念,在提升線上線下協同發展的基礎上,以網紅、時尚博主等帶動產品和品牌的影響力。但從近日披露的盈利警告來看,這一轉型尚未奏效。
天創時尚同樣主動擁抱新零售,但他們的戰略規劃卻是升級“智造”。7日,天創時尚投資過千萬元率先啟動國內首條自動化智能生產線,服務于旗下主力品牌KISSCAT,這條生產線將是國內第一次將工業機器人應用于量產中。
爭搶定制服務看誰更貼心
但升級“智造”并不是為了更多地量產,天創時尚副董事長李林告訴金羊網記者:“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女鞋企業要突圍,未來必定是從批量生產向個性化制造轉型。目前天創旗下另一品牌蹀愫就已在部分門店實現了定制服務,可以為顧客免費測量腳形,根據數據測算出推薦的鞋型和鞋碼,顧客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跟形、皮料還有顏色。”
蹀愫將這一業務稱為“輕定制服務”,以區分傳統的私人鞋履定制業務。目前一雙真正意義上的私人定制鞋,整個周期大約需要3-4個月,很多主打定制業務的高端鞋履品牌,產品售價都在萬元以上。但蹀愫的輕定制服務,并沒有額外增加多少費用。
“定制的核心必須是數字化,只有借助自動化、智能化的手段,才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讓產業鏈更好地應對快時尚的需求,實現市場期待的隨選隨產。”李林表示。
記者調查發現,同樣看好定制市場的還有百麗,今年也開始試點推出鞋履定制服務。對此天創時尚董事、KISSCAT品牌事業部總經理王海濤表示:“未來女鞋的需求只會多,不會少,用戶參與鞋履設計也是大勢所趨。對于定制服務,大家目前都在摸索,關鍵看誰做得更貼心。”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