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制造”能否抗衡“中國制造”
【-要聞分析】2016年歐洲杯足球賽小組最后一輪比賽中,由東道主法國隊對陣瑞士隊,原本沉悶的一場平局,卻因為撕球衣事件成為熱點。
在這場比賽中,瑞士隊球員的球衣屢屢出現一撕就裂的狀況,至少4名瑞士球員的5件球衣被撕裂,被迫下場更換。
賽后,瑞士隊球衣的贊助商、德國體育用品名牌彪馬集團隨即發表聲明,表示瑞士隊球衣問題是因為一批原材料紗線受到損壞,在高溫、高壓以及時間未控制好的情況下會發生上述問題。
有媒體認為問題可能出在彪馬球衣的新材料ACTV上,據說這種球衣材料具有微型按摩的功能。據彪馬方面透露,這次歐洲杯彪馬贊助的國家隊球衣,都是在土耳其制造的。事實上,另外兩大體育贊助商和,也有不少土耳其制造的商品。
盡管球衣質量被世界調侃,但不得不承認,土耳其已經成為了歐洲乃至世界最重要的服裝制造國之一,大有與“Made in China”抗衡之勢。
土耳其制造
今天,即便是在中國大商場,消費者購買的知名品牌服飾,有很大可能不會標明“Made in China”,而是“Made in Turkey”。
服裝產業是土耳其支柱性產業之一。服裝出口額占土耳其各類產品出口總額的1/3左右。土耳其的棉花產量、羊毛產量和人造纖維產量均居世界前列,加上聯通歐亞的獨特地理位置,這里成為了僅次于中國、歐盟、美國和韓國的世界第五大紡織品服裝出口國。
比如足球比賽的兩大贊助常客達斯和耐克。在幾年前,阿迪達斯和耐克就開始計劃增加土耳其公司的生產訂單,分別增加25%和30%。
一位土耳其出口企業協會的負責人說,“世界著名的時裝品牌都會將大部分生產從中國轉移到土耳其,因為中國的價格不穩定”。
對此,中國服裝行業的人向媒體表示,土耳其有著先進的生產線,衣服做工上也會比中國工廠更精細。知名快時尚品牌Zara就曾表示,基本款的T恤衫、針織衫等產品一般放在亞洲工廠生產,而那些做工相對復雜的時尚款生產線,則放在土耳其這樣的歐洲工廠里。
一些國際奢侈品品牌,比如Prada、Fendi目前在土耳其也設有工廠,主要生產鞋履、襯衣、牛仔褲。
以牛仔褲為例,土耳其具有世界最大的牛仔褲產量。“土耳其的牛仔褲在世界來說是比較有名的,”中國國內某代工廠負責人表示,“很多品牌的牛仔褲都在土耳其完成后續的工序”。
日本知名品牌無印良品也曾表示,靛藍色的各種品相和高超的染色技術是土耳其牛仔褲的特點。“從原棉的生產到紡織、染色”,無印良品也找土耳其當地的工廠生產“美麗的靛藍色牛仔褲”。
來自中國商務部網站的數據顯示,土耳其的制鞋能力繼意大利和西班牙之后居歐洲第三,主要出口市場是俄羅斯和中東等國。
據統計,紡織和服裝行業占該國生產總值的5.5%和工業總產值的17.5%,占制造業產值的19%,占制造業就業人數的20%左右,占出口總值的30%左右。
“紡織行業是土耳其重要的經濟支柱,對就業、生產和出口作出了重大貢獻。過去的幾年里,土耳其紡織業為國家創造了大約12.5萬個新的就業崗位,對促進國家經濟增長作出了巨大貢獻。”土耳其商會及貿易交易所聯合會主席Abdulkadir Konukoglu說道,“土耳其的服裝和時尚產業取得了巨大進步,土耳其正在成為像法國、意大利那樣的世界時尚中心。”Konukoglu表示,“鑒于行業的重要性,我們需要在研發領域加大投資,爭取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地位。”
歐元貶值帶來優勢
歐盟是土耳其服裝出口的最大市場,也是土耳其出口業績最好的主要目的地。
在歐盟市場,土耳其早已成為中國紡織出口的最強勁對手。
2015年以來,由于歐元兌人民幣匯率大幅下跌,中國對歐出口紡織品服裝競爭力明顯削弱。為了降低采購成本,歐洲買家開始在周邊國家尋找生產商,而憑借地緣優勢和紡織業堅實的發展根基,土耳其成為其首選采購地。
Akcakaya Textiles是土耳其一家服裝出口企業,以生產針織面料制成的童裝和女裝為主。
自去年以來,這家土耳其公司的銷售額呈現顯著增長,公司總裁Rasin Akcakaya感到十分高興、他表示,他正從買主那接到電子郵件,這些買主通常在中國大陸做生意,中國大陸的制造商以美元銷售商品,但因為歐元的貶值,他們更期待在土耳其可以買到更多的商品。
“以歐元銷售商品對我們來說是最大的優勢之一”,Akcakaya解釋道,不少買主表示,雖然他們也有來自中國的產品,但他們不滿加上運輸成本的價格。
除了老客戶的加單外,Rasin最近也經常收到一些從未合作過的歐洲采購商的郵件,他們對Akcakaya公司的產品表現出很大的興趣,即便Rasin給出的報價不算便宜,但若與中國企業的報價相比,也仍存有優勢。
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土耳其的優勢。在土耳其采購紡織服裝產品,一方面能節省物流費用,另一方面還能縮短采購周期。
對于常規化的服裝訂單而言,中國從接單到交貨需要6周時間,而土耳其只需要1周時間。
不僅如此,土耳其出口到歐盟國家的產品,享受歐盟國家非常優惠的稅收待遇,乃至免稅待遇。早在1996年,歐盟與土耳其確定了《關稅同盟協定》,互相取消了彼此進口紡織服裝產品的配額和關稅。
2014年,土耳其對歐盟服裝出口額達93.7億歐元,同比增長4.9%。主要包括T恤、毛衣、運動衫、襪子、西服、襯衫、男士襯衫和褲子等。同期,對歐盟紡織品出口達43.2億歐元,同比增長7.5%。
土耳其服裝制造商協會(TGSD)主席表示:“在歐元貶值的情況下,東南亞生產企業低廉的成本優勢已不復存在。歐洲的采購商們更希望在周邊國家采購紡織品服裝。歐元貶值將對土耳其紡織業出口起到助推作用,預計在今年年底和明年,土耳其對歐出口規模或將呈現顯著提升。”(中國鞋網-全球專業的中文鞋類加盟門戶網站)
- 上一篇:繼中國之后,初級制造業將流向何方
- 下一篇:耐克CEO離任,中國品牌能得到什么啟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