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中國之后,初級制造業將流向何方
【-要聞分析】過去十多年,中國取代日本成為全球制造業生產的主力之一,并打造出“MADE IN CHINA”從而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主引擎。但這樣的時代正逐漸遠去。目前很多初級制造業企業在離開中國之后前往東南亞、非洲和少數拉丁美洲國家。
美國地緣政治智庫Stratfor繪制了一張可能轉移到的16個國家的地圖,包括越南、老撾、印尼、菲律賓、肯尼亞、秘魯、坦桑尼亞、肯尼亞、烏干達、埃塞俄比亞等。這些新的目標地區很多都集中在印度洋盆地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東部邊緣地區。
有專家表示,考慮到員工培訓的難易程度,首先遷入這些國家的大多都是服裝和鞋類制造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華爾街見聞的報導也證實了這一說法,越南的服裝、鞋類和紡織品行業發展潛力巨大,該國今年2月加入了泛太平洋(601099,股吧)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這將促進越南紡織、制鞋、農水產品出口的增長,預計紡織、制鞋將至少增長20%。而且由于這些國家在價格上的競爭力,手機組裝企業也在陸續進入這些國家。
不過,也有分析稱上述國家有些也并非可以長久入駐,埃塞俄比亞的單位成本就有可能在2019年攀升到中國目前的水準。彼時,勞動密集型低端制造業又將流向何方?(中國鞋網-全球專業的中文鞋類加盟門戶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