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PP協議實行 是否擠壓了國內鞋服企業
【網-要聞分析】10月5日,美國、日本、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亞、越南等12個國家在美國亞特蘭大就《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以下簡稱TPP)達成了基本協議,同意進行自由貿易。如果TPP協議真正實行,是否進一步擠壓了國內鞋服皮革企業的生存空間?踢了國內鞋服企業的屁屁呢?
以泉州、溫州為例,對國內出口影響很大
據溫州海關統計,今年1~9月,我市對TPP成員國出口值為217.83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3.94%,占同期全市出口總值的27.49%,占同期全省對TPP成員國出口總值的5.11%。溫州海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段時間我們在企業調研中得到外貿公司的反饋,溫州部分鞋企表示,這幾年已經明顯感受到了來自東南亞的競爭。甚至一些美國客戶已經在東南亞尋找合適的工廠,做好將皮鞋訂單向東南亞國家轉移的準備。”
據最大受益國之一的越南為例,TPP協議生效后,越南的產品出口到美國將可享有零關稅,價格上極具競爭力,因此越南的出口量預估可增長約32%。越南最大的出口產業即為紡織業的服飾與鞋類,享有零關稅后預估將刺激紡織業的出口,同時也能促進外國直接投資的進入。對于國內出口的鞋服企業,必然會帶來沖擊。
從目前來看,越南、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的紡織鞋服產業都在快速發展,競爭優勢正在加強。不論是設備還是技術,升級的步伐都很快。越南工貿部長武輝煌就公開表示,期待國內紡織品、服裝及鞋類的對外出口增加。“越南將借此機會加入TPP生效后形成的(世界)供應鏈。”這將有助于越南改善投資環境、增加招商引資和推行經濟改革。
由于人力成本低,企業擁有足夠的利潤,東南亞一些國家產業升級的步伐很快,從泉州紡織服裝企業近期到東南亞的考察來看,部分當地鞋服企業的生產設備甚至比泉州企業的設備更為先進。“雖然離TPP協議正式生效還有幾年的過渡期,泉州依靠完善的紡織鞋服產業鏈條,以及在設計和工藝環節的先發優勢,一段時間內仍然可以保持一定的競爭力,但是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需要不斷提升產品創新能力,以及服務能力,向制造業的高端發展。”
籌建自貿區協定消減TPP影響
近年來,我國加快推進自由貿易區建設,逐步構建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貿易網絡,目前,中國在建自貿區19個,涉及32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已簽署自貿協定14個,涉及22個國家和地區。這其中就包括了TPP12國內的一些國家。
據了解,在TPP成員國中的澳大利亞,今年6月份與中國簽署了自貿協定(FTA)。減稅過渡期之后,中澳之間的貨物產品接近100%零關稅。這樣看來,TPP對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產生的貿易負面效應,就被中澳FTA抵消了。目前,在12個TPP國家中,與中國達成FTA的國家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智利、秘魯和新加坡5個國家,幾乎占了TPP國家的半壁江山。文萊和馬來西亞雖然沒有與中國直接簽訂FTA,但是其所在的東盟早已與中國簽訂了FTA。此外,中日韓FTA和中加FTA也正在談判中。
國內企業抓緊“走出去”
在不斷提升研發設計、制造工藝,向制造業高端發展的同時,與全球競爭也是企業有效規避TPP等碎片化自貿協定所制造的貿易及投資壁壘的重要渠道。比如越南成功加入TPP,國內企業可以去越南設立工廠,然后將產品出口,就可以突破TPP的封鎖。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根據TPP規定,紡織產品“從紗開始”之后的所有工序和原料,都要在TPP成員國內進行,才能享受零關稅的待遇。
根據溫州海關調研結果顯示,溫州部分服裝企業已經有意愿在東南亞國家建立服裝產業加工區,將中低端產業鏈轉移出去,而在溫州保留研發等產業鏈高端部分,從而突破現有發展瓶頸,實現更進一步的可持續發展。泉州市商務局相關人士也表示,TPP協議可能會加快泉州企業到越南、馬來西亞等地投資的步伐。
實際上,這種產能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當地產業升級的促進:一是利用當地勞動力資源,降低勞動力成本;二是利用當地政策優勢,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特別是可以享受出口歐盟零關稅、出口美國低關稅等優惠政策;三是促進轉型升級。企業勞動密集型生產基地轉移至東南亞,總部則留在泉州加大新產品設計、研發、營銷等方面投入,加速企業轉型升級。(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