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信號】Zara在中國勢頭大好
【網-品牌觀察】的2015年三季度財報放出來了,成績不錯。尤其讓好多擔心中國經濟狀況的人松了口氣,中國的消費者還在大量消費時尚產品,尤其是像Zara這樣的中端品牌。
Zara的母公司Inditex集團剛剛發布的財報顯示,截止到今年10月的前三個季度的銷售增長了16%,達到147億歐元,而利潤則增長了20%,達到20.02億元。雖然沒有中國市場的具體表現數據,不過在解讀財報的時候,Inditex的首席執行官Pablo Isla以樂觀的tone調談起中國市場,“毫無疑問,中國人的時尚胃口正在變得越來越大,我們的品牌變得越來越知名,我們對中國市場非常樂觀。”
目前,Inditex在中國總共有514家門店(Inditex集團的品牌不止Zara,詳細請見下圖),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占Inditex整個集團銷售額的7%。Inditex目前在全球范圍內的88個國家有6913家門店,其中西班牙還是最大的市場,總共有1824家門店,中國和俄羅斯緊隨其后。
這提供給我們非常重要的信息:
奢侈品牌可能在中國遭遇了困境,不過,快時尚品牌卻大放異彩。在中國的經濟速度放緩的情況下,Zara所代表的中端價格區間的服裝品牌倒是會持續增長。
Zara真正深入到了二三線市場。早年有做商業地產招商的好盆友告訴我,說Zara去到一些中小城市,會遇到知名度不夠的問題,相對大城市的消費者,這些中小城市的消費者對這個服裝品牌還相對陌生。而現在,從成績看起來,產品的知名度問題,經過這幾年的深耕,已經解決了好多。
中國人的時尚度在持續增強。 這可不是一句廢話(=。=)幾年前我跟一個做招商的朋友聊起幾個快時尚品牌,那位朋友認為,中國人喜歡優衣庫,因為好搭配,對搭配功力考驗不大,而Zara的時尚度比優衣庫、H&M都要高,非常考驗人的搭配功力。而如今Zara在中國市場的好成績,說明Zara的時尚度正在被更大范圍的人接受。
這些都是外因,我們不妨借這個機會再來回復一下Zara自身的強悍之處:
1.快速周轉。這個大家都略有耳聞了吧,就是關于Zara的一件衣服從設計到門店只需要短短3周時間。當大部分的服裝品牌都提前6個月時間囤貨的時候,Zara的庫存率維持在15%到25%。要是突然一個新的潮流趨勢出現了,Zara能馬上緊跟上,這些競爭對手們都做不到。類似做法,讓Zara如果發現某款式賣得不好,他們能馬上停止生產。這么快速決策的背后,是Zara把生產的基地都設在總部西班牙附近:西班牙、葡萄牙、土耳其、摩洛哥,而不是好多服裝品牌選擇的亞洲。
2.清楚地知道顧客在買什么。一周兩次,Zara的門店店長都會把訂貨單發到總部,這些訂單不僅考慮門店的銷售數據,而且有些是顧客的聲音。這些訂貨在兩天之內就會被發到門店內。
3.網上銷售體驗棒。Zara設計了好多功能,讓網上購買的體驗變得更方便、也更有意思。Zara的網店和實體店一樣,也是每周一和每周四補貨,所以讓很多沒法去到實體店的人可以直接在網上購買。而且購買滿50歐元,就能享受免費送貨上門;而如果選擇送到顧客選擇的Zara尸體門店,就對買多少金額的商品沒有要求了;且可以免費退貨,退到倉庫或者是實體店(而且可以立馬得到退款!)要是顧客購買的商品沒貨了,一旦東西到貨了,顧客就可以收到通知的郵件。Zara給在網店購買的顧客都準備了一個漂亮的盒子,還用紙把衣服包得好好的,體驗一點兒不亞于那些大牌。
4.選擇很全。要是你去Zara的網店看看,就會發現82種不同的女士褲襪,不同顏色、材質、長度,不同款式,不同尺寸的。這是Zara比競爭對手更厲害的地方:一網打盡。
5.超越年紀和款式。盡管你會在Zara發現他們模仿Celine、Chloe、Givenchy的潮流款式,但他們也賣基本款,坐在辦公室的人也可以在Zara買到全身裝備。Zara可以吸引所有年紀的人,也可以吸引所有人:不管是追求潮流的,還是不追求的。
作者趙軼佳:“Fashion采訪手記”主創、財經媒體的時尚和生活方式專欄作者。人在米蘭,喜歡用輕松好玩的方式介紹時尚商業。(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