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鞋業機器人是怎么運作的?(組圖)
【中國鞋網-要聞分析】全球每年約生產200億雙鞋,其中僅有10%由自動化或半自動生產。相對于國內鞋業界搞得呼天搶地,魚龍混雜的機器換人,我們來看看德國制鞋業的機器人是怎么樣的。你與它有沒有差距?有多大的差距?不過估計你會大吼一聲:‘KAO,我們工廠比它牛多了‘。等等,我先吐會兒。
我們看一家德國公司是怎么運用機器人將鞋底安裝到鞋幫上的。功能強大的工業機器人可以迅速、安全、可靠且隨時可以復制的質量來執行這些必要的復雜動作過程。
圖1 組合機器人可用于多種不同的任務。根據任務的不同,機器人在鞋的生產中擁有用于拉毛、噴膠、打磨和植入鋼制鞋跟的組合工作頭。簡單說:就是一臺機器只要換一個工作頭,就可以做不同的工序。
圖2 通常情況下,機器人在工作時與安全圍欄后的操作人員是分開的。也就是說現場沒人,沒人、沒人(重要的話說三遍)
圖3 機器人控制裝置采用GRC(圖形化的機器人控制)操作界面,這種即插即用的裝置市場上很容易買到。以我比較低的智商理解,不會像國內某些人或廠家吹得那么神乎,這玩意兒一般地方都買得到,別總天價。
圖4 機器人可以減少分離劑的耗用量,因而也導致對員工以及對環境的污染小。我朝大部份鞋廠不關心環境這玩意兒,不過提醒下:以后這可要吃大虧的。
圖5 噴膠機器人把粘合介質均勻而精確地涂覆到點位上,精密的噴膠圖保證了粘合劑用量少,而且使粘合元件的附著安全牢固。
圖6 取出和放置機器人減輕員工們繁重的有時甚至是對健康有害的工作,必要時機器人可以24h連軸轉,而且每個節拍都用相同的速度和精度工作。
專家另類觀點:
但現實情況是,目前國內造出的機器人,實際可能沒辦法投入使用,“就像是一個玩具,形式上是機器人了,但產線技術還沒解決,終端用戶還有穩定性的問題,而現在做出的機器人,一百臺有一百個樣子,怎么實現穩定?”
“機器人產業很熱,但真正的機器人企業并不多,很多是玩機器人概念,這些企業大部分不是做機器人的。”
涌入機器人產業的企業,很大一部分是奔著國家補貼去的,現實是浙江“機器換人”的計劃提了兩三年卻難落地;富士康提出的百萬機器人計劃,也很難做到,因為現有的技術還不足以支撐。(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