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查不合格?帶您一探工商質監的秘密
【中國鞋網-滾動快訊】這場口水戰的源頭是國家工商總局發布的2014年下半年網絡交易商品定向監測結果,報告顯示,監測共采樣淘寶網、京東商城、天貓等平臺的92個批次樣品,正品率為58.7%。在淘寶網采集51個樣品,數量最多,但其正品率最低,僅為37.25%,不足4成。當時這一結果令不少消費者心驚、憤怒。
不過在記者看到工商總局的檢測結果時,疑問卻成為最直接的感受。本次工商總局的檢測情況是這樣的:檢測品類只有6項,分別是手機、兒童玩具、潤滑油、服裝、化妝品、化肥農資,從淘寶網抽查的對應品類分別是4個、9個、8個、7個、8個和15個,總共51個,相對應的正品量分別是0個、3個、4個、4個、5個和3個,總共19個,最后得出淘寶網正品率為37.25%。
不得不提的是,僅檢測6個產品門類便得出淘寶網正品率為37.25%的結論,著實讓不少做電商的紡織企業都受了傷,有企業言稱電商真是越來越不好做,工商發布這樣的檢測結果,更有“一棍子打死”之嫌。
具體分析,本次檢測只抽取了服裝,并只檢測了7個樣品,這樣的檢測抽樣會不會太少?檢測的又是何種產品?
對于這些問題,國家工商總局網監司副司長楊洪豐給出了客觀、中肯的答復,工商總局在委托第三方監測時,一般是告知需要抽檢的產品門類,或者選擇幾類問題比較多的商品,而第三方也會做到公平、保密,具體是抽檢哪幾家,抽檢多少,第三方機構會有一個工作方案,并且這個結果只是針對這個范圍內的結果。
說到這里,不得不對我國紡織品質量檢測體系的架構進行一番梳理。紡織品的檢測體系總共有三套,第一套是質量檢測體系,這一質檢系統合格率較高;
第二套數據是工商系統抽檢的數據;還有一套是消費者協會向社會公布的數據,合格率較低。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高勇解釋:“這三套檢測系統的目的不同,質監體系是按照國家國際標準檢測的,所以合格率非常高。而工商系統檢測往往是有人舉報了才去抽查,因此抽查的這一部分很可能已經有問題了,所以合格率就低了。此次工商對電商平臺產品的檢測引發質疑,并非檢測標準本身的問題,只是不同的檢測系統得出的不同的合格率。”
拋開檢測系統的不同作用,作為生產方的企業又應該如何看待各項檢測呢?高勇表示,我國制造業在過去的幾十年里,質量意識不斷提升,而且產品質量合格率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我國制造業整體尚未完全完成工業化進程,一些領域的小作坊還在工業化2.0時代停留,發達國家制造業企業在2.0時代已經完成的“功課”,我們還沒有完全完成好,全民的質量意識也還沒有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
一些專家也認為,在發達國家工業化正邁入4.0時代的時候,我國的整體制造業不僅要積極向4.0時代轉型,同時,還要腳踏實地地繼續完成工業2.0時代的要求和使命,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工業化進程更加平穩、完善。
向更高工業化進程邁進的過程中,質量問題更是關乎制造業轉型升級成敗的關鍵,嚴謹科學的檢測體系、質量第一的產品意識、正確積極的引導措施都不可或缺,任何一個環節的不到位都可能傷害到產業的“健康”。當然,歸根結底,質量不應存“爭議”,只要我們的企業能把控產品質量,做到件件合格,那么,“碰上”任何正規性的檢測都無需爭辯。(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 上一篇:順豐等高端品牌:就是比別人多一點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