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體育】:關店也開店 裁員亦增員
【中國鞋網-品牌觀察】作為從廣西走出去的“體操王子”,現任李寧體育用品公司董事長的李寧,應邀擔任在家鄉南寧舉辦的世界體操錦標賽形象大使,參加了7日的世錦賽開幕式,期間他接受了新華社的專訪,暢談自己對中國體操發展的建議,對中國人體育觀念轉變的思考和應對,也介紹了李寧公司的現狀及未來轉型方向。
關店也開店 裁員亦增員
李寧公司作為中國最早的民族體育用品品牌之一,走過20多年的發展歷程。李寧公司經歷過一段持續快速的發展階段,2009年當選《福布斯》中文版評選的“中國十大最受尊敬的企業”。2012年開始,李寧公司的經營遭遇困境,由于產品庫存量大和經營成本過高等問題,2013年,李寧公司出現了較大的虧損,為了降低成本,李寧公司開始調整結構,進入轉型期。
“其實轉型還是需要時間的,而且我們如果按照過去這樣的批發模式去走,事實上我們還可以走上一段,但是在兩年前我們決定主動調整經營模式,因為我們看到過去很粗獷的經營模式再往下走其實很難了,公司除了提供商品,提供服務,最終還是要找到一個可以有更大利潤空間的經營模式創造更大的利潤,所以我們現在在往這個方向調。但是調整的過程需要能力、方法、渠道等等,都需要有一個培養的過程,”李寧解釋了當初主動調整經營方式的決策初衷。
李寧公司在減員的同時,也在招入新員工。“我們在人員調整的同時更加注重引進很多新的員工進來,同時我們也通過培訓使現有員工更加適應新的業務模式,我想這是適應大環境的必然,世界經濟在調整,中國經濟也在調整,我們企業自身也要不斷去適應未來的需求,未來的經濟環境,然后去尋求自己的競爭力來發展企業,”李寧認為人員變動是適應發展的需要。
為了提高效益,李寧公司關閉了一些經營不好的門店,同時也有新店開業,今年就有幾百家新店營業,且整體經營良好。“主要關了一些低效的門店,因為過去十年這個行業增長更多是靠批發模式經營,原來商業是傳統模式,當你有更多的店開到商業街,隨著城鎮化的發展,會給你帶來更多生意。但是今天不同了,今天互聯網商業發展迅速,在網上就可以購物,過去是我逛很多店才會買一件東西,現在商家提供很多選擇,可能去一個店買到很多商品,所以也未必需要這么多店。我們關掉的是低效的店,我希望我們所擁有的店,無論是我們自營的,還是經銷商的,都能夠有生存能力和運營能力,把效益提升上來,”李寧認為店面優化勢在必行。
經過調整,李寧看到了店效提升的效果,“今年大概開了幾百家新店。不光新店,老店的店效提升也非常明顯,因為我們在進行產品調整,產品調整以后會讓產品銷售更好,新品的售罄率會更高。我們根據每個店的商業位置特點,配置更吻合當地消費群的品類來促進銷售,這也是我們改造門店經營的一個方向。”
主攻中國市場 聚焦大眾項目產品
在體育用品市場越來越專業化和大眾化的今天,李寧公司決定聚焦擁有最廣泛消費人群的運動項目,專注于籃球、跑步、羽毛球、訓練和運動生活五大品類。過去李寧公司涉及的體育用品范圍過寬,導致部分商品的銷售不理想,李寧公司決定收縮規模。今年八月,李寧公司決定退出對中國體操隊的贊助,也是一個規模收縮、降低成本的舉措。未來李寧公司將專注籃球、跑步等大眾項目的商品研發。
“我們認為中國市場上有更多的商機和發展潛力,所以市場定位是中國為主,產品定位是有更多消費需求的品類上,像籃球、跑步、羽毛球、乒乓球,包括綜合訓練和生活用品,把更多的資源放在這方面,包括研發、推廣渠道等,我們要跟這些運動項目和參與者之間進行更緊密的結合和交流,所以我們贊助籃球CBA,還對學生籃球聯賽贊助,包括全國大學生、高中生、初中生的聯賽。參與到這類運動中,讓產品和運動更緊密結合,包括銷售渠道的重新分布,這都是我們調整的重點。除此之外,體操服、足球、網球的一些產品我們還會去做。”李寧公司未來發展重點是聚焦五大核心品類以及更加注重體育營銷、賽事體驗、產品體驗和零售體驗的效果。
研發高科技、人性化產品
李寧公司發展的另一個側重點是研發高科技和更人性化產品,如新材料的開發和產品中科技含量的注入等。“我們現在也在研制配飾和科技含量更高的產品,怎么樣能把功能放到產品當中,但配飾更多來講只是一種輔助,主要還是對直接材料方面的開發,研制更先進的材料,對運動的拉力、阻力和排汗等方面發揮功效,會有更多的保護,增強產品的材料強度。每個項目需求不一樣,要根據項目的要求去運用這些科技。體育用品,無論是哪個公司,都不是一個簡單的原創,更多的是應用科學,讓科技跟運動更緊密地結合,這是體育用品公司要注重的。這方面,李寧公司在以后的研發上會有更多投入。”
但高科技產品的產生并不容易,李寧公司這方面也做了很多積累,并也嘗試生產了部分高科技產品。“一個新的技術應用到產品,通常需要幾年時間研發和試用,不是說拿出來就能拿出來。其實我們過去已經做了很多積累,就像一些超輕材料,一些速干材料,對于現在羽毛球隊、CBA籃球隊使用的產品,它們的速干排汗,能讓運動員保持能量,達到一定的干爽度,而且在運動的時候各個部位的拉力更適合這項運動,這一塊已有很多產品在運用。”
李寧認為高科技產品是趨勢,但還不夠,“我認為這一定是個趨勢,但還不夠,因為還需要考慮一些跟文化和時尚相關聯的東西,這些因素也會被注入到產品里面。”
庫存基本消化完 新品售罄率高
李寧公司近兩年在去庫存方面進行了積極的努力,效果也很明顯。“去庫存不單是李寧公司在做,是所有的消費品生產商都在做,包括我們這個行業。李寧公司和這個行業的其他公司過去兩年都在消化庫存,很多庫存都處理掉了,我想這不是問題,李寧公司的庫存也差不多消化完了,”李寧不擔心庫存問題。
“庫存是動態的,如果說你運營得不對,就會產生新的庫存。所以我覺得我們現在的改變非常好,我們新品銷售率正在增長,我們的新品售罄率非常高,比老品有明顯的提升,這對我們來講是個鼓舞,我們在調整產品結構后,有更多消費者更認可新產品。過去的一些老品已停止不做,主抓新品,我們的新品銷售的增長率達到兩位數。這說明當我們換上更有科技感和與運動更吻合的產品的時候,消費者會更愿意接受,更愿意用這樣的商品,”李寧對新品發展很有信心。
今年八月,李寧公司根據公司發展轉型需要,退出了對中國體操隊的贊助,但李寧表示公司會繼續支持基層體操運動的發展。退出國家隊贊助,不代表李寧公司會遠離體操。
繼續支持基層體操發展 樂見更多商家對體操感興趣
李寧退役以后,從沒有離開過體操,以各種其他方式參與到中國體操事業之中。“體操對我來說,可以說沒有離開過,包括我建了幾所李寧體操學校,除了與國家隊的合作之外,我一直關注基層體操發展,像西南地區、華東地區、華北地區,這些體操基礎較好地區的賽事,我們的資助也持續20多年。我退下來后就開始做這個事,跟他們有很緊密的合作,幫助他們開展教練之間的交流。比如鄒凱還很小時,還沒有拿到冠軍的時候,我們給四川隊和云南隊等西南地區省份有過投入,幫助他們的教練提高見識,增加他們之間的交流互動,很多冠軍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出來的。當然,我們在未來還會繼續支持這些基層的體操發展,”李寧內心一直對體操充滿熱愛。
對于安踏接替李寧公司贊助體操隊,李寧表示:“有更多公司、更多的商家對體操、對中國體操隊感興趣,這樣對中國體操發展是好事。我們公司也是基于戰略考慮(才退出贊助),因為一個公司不可能做太多、太廣泛,不同階段要有不同的停留,我們對于更大眾的籃球、跑步、羽毛球等投入更多一點,體操相對就少投入一點。我們還會去做體操,我們可能在各省隊或者更基層的體操隊接觸更多一點。”
少練一點也可以成為冠軍 中國人需要走出體育認知誤區
對于體操選手是否需要每天都進行較大強度的訓練,李寧認為可以有所降低,“我覺得把體育作為生活的一部分很重要,當然你要是有機會成為世界頂級的,你可以把它作為職業,但是更多人應把它作為生活一部分,這樣就會有更好的時間安排。我現在不做教練,我不敢說我說的就百分之百對,但是事實上只要訓練方法得當,我們也未必需要每天練8個小時12個小時。我們開辦的佛山體操學校當時在訓練孩子時,每天他們只需要練兩個小時,周末的時候每天練四個小時。我們已經有全國冠軍了,我們當時訓練的孩子這次受傷了,要不然會參加這次的世界錦標賽,所以我覺得這個是訓練方法問題,不需要你所有的時間都耗費在上面。”
李寧希望中國人走出體育與傷病必然聯系的誤區,擺脫體育只是苦的代名詞的傳統思維。“中國人對體育的認知還需要不斷改變。傳統上,中國人講究養生,希望吸納外部的精華讓自己更長壽,然后就要靜養,要食療。但現代體育是這樣,從小孩到老人都可參與,可以同步博弈,今天輸了明天可以再贏。現代體育還有一點,體育可能帶來受傷,你的手腳也可能會斷,肌肉會拉傷,但是在受傷的過程中,人會變得堅強。現代體育可以給所有人帶來一種教育、教化和激勵,”李寧認為需要從兩方面看待體育傷病問題。
李寧不認同練體操“苦又傷”的認知,“認為體操跟傷病有很大的關聯,其實不是這樣。美國跟日本就有更多的孩子接受體操訓練,美國女子體操這次是爭奪冠軍來的,男子中國最強的競爭對手是日本,美日家庭大多比中國家庭更富有,那為什么他們會去練體育,這需要對現代體育有正確的認知。我在佛山建的體操學校,我們一直推廣快樂體操,推廣人們對體操真正的認同,其實很多孩子一放學就來接觸體操、訓練體操,也沒有感覺苦到哪里。”(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