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制造“洋品牌”消費者購買須當心
【中國鞋網-消費市場】“金鷹”銷售的某品牌,竟然來自南京水西門鞋類批發市場,成本60-150元,賣到500-1800元!南京工商局建鄴區工商所向媒體透露了最近正在查處的一起自制“洋品牌”案件。由過去的“傍名牌”變成現在自己“制造洋品牌”,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購買洋品牌要當心了。
兩年前,南京市民王某以個人名義到香港注冊了一個“意大利XX鞋類有限公司”,然后以香港公司的名義又到意大利注冊了一個商標,回過來將南京的公司授權為中國一級代理,這樣一圈運作,該商標就堂而皇之地變成了一個“洋品牌”。盡管身份換了,但由于質量問題被消費者舉報。南京工商局建業分局12315中心主任何軍:“實際上它的貨源就是水西門鞋類市場。我們查的時候,他一間屋子,堆得都是剛采購來的鞋子,他們正在更換商標。有的鞋子是已經打好商標的,印上去的,他就用藥水把它擦掉,再重新打。他還在比較高端大氣上檔次二商場,比如西安的銀泰百貨、武進金鷹、溧陽金鷹都有專柜。他采購過來的都是50元左右,但是銷售要500—1800元。”
何軍介紹,過去查處的案子多為“傍”名牌,而現在變為“造”洋品牌,這是一個新動向,而且隱蔽性越來越強:“他的地址是在我們轄區,但是網絡地址確實在香港的一個寫字樓里面。你打電話過去一問,是個律師樓。這個律師行可能幫助大陸企業注冊三四百家企業,而且現在這些公司還提供一種服務,就是我給你一個電話號碼,你把它打在鞋盒上。如果有顧客真的打越洋電話過去,他還真的有人接聽,他還真的承認是這個公司,就是說他每年交個年費就可以了。但是你看看電子地圖就知道,他根本不可能是什么大公司大倉庫。”
省消協秘書長武提醒,消費者購買“洋品牌”要當心了:“要看清洋品牌背后的事實真相。他的品牌在國外注冊了多少年,他的產品加工工藝,是在境外還是在國內生產,它的產品的售后保障如何,通過這幾種方式來辨明,并非所有的洋品牌的質量都是好的。”(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