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推動物流發展 三到五年內快遞業或大洗牌
【中國鞋網-鞋業趨勢】電子商務的方便快捷已經一點一滴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如今,坐在家中,只要打開電腦,輕輕一點鼠標,坐等快遞上門,衣食住行就能通通搞定。電商時代改變消費者的生活,也助推物流業的展。
改變消費者
心情好網購一下 心情差也網購一下
這幾年,網絡購物在很多人眼里從生疏、不放心迅速變成生活伴侶、良師益友。飛速發展的網購已經改變了很多人的購物習慣,“逛街購物”這個已婚男士眼里的婦女最大毛病已經“轉型升級”為“上網購物”,甚至男士們也紛紛加入網購大軍。
她嚇了一大跳:
四年工資15萬 全搭淘寶里
小珊是個“淘人”,業余時間,她最大的興趣愛好就是網購。工作四年多,她賺來的工資幾乎全花在了網購上。
上大學時,小珊對網購并不熱衷。“當時覺得這事好像不大靠譜,另外可能自己沒賺錢,自主性不大。”
工作開始后,因為在實體店里總是買不到合意的衣服,小珊開始迷上了網購。 “好像上了癮。什么都在網上買。”小珊總是控制不住購物的沖動,“心情好得淘寶(網購)一下慶祝生活很美好,心情不好也得淘寶一下舒緩情緒。不是有人說了嗎,淘寶在‘婦科病’中排名第一位。”
兩年前,淘寶開通賬單核對功能。看到自己這幾年的“戰績”,小珊著實嚇了一跳 “前兩年的工資少點,這兩年每年有五六萬,幾年下來至少15萬。”小珊笑說,“現在我卡里一分錢也沒存下來,全搭淘寶里了,說出來有點慚愧。”
她逛街新定義
逛街不走街 抄碼網上購
市民小王最大的愛好就是和閨蜜一起逛街。但是,這幾年,她已經很少在實體店里買衣服了。
“并不是實體店里沒有我喜歡的衣服,而是因為我有一個愛網購的閨蜜。比如,我看上一件價格200元的衣服,她會告訴我,應該回家上淘寶買,價格只要80元。本來我還不相信,后來她從網上找了幾件一模一樣的衣服給我,買回來質量還真是一樣的。”她說。
從此之后,小王對逛街的定義和以前不一樣了。每周,她都會帶上IPAD,約上閨蜜,先到商店里抄抄碼,然后到咖啡館里一起網購。
“買東西時,我喜歡有人和我一起討論,雖然各自在家也可以通過QQ或者微信溝通,但當面聊的感覺更好。這種逛街新方式真是太好了,不用走很久的路,可以喝飲料,買到的東西價格也便宜。”
助推物流業
電商推動物流發展 快遞業拼服務變革
物流與支付是電子商務貿易最核心的兩個東西,尤其是物流。物流配送環節在整個購物過程中的地位已經越來越重要。雖然近年來國內的物流業已得到極大的發展,但物流體系的相對滯后也成為電子商務不可回避的瓶頸。
快遞90%業務來自電商
“這幾年來,電商迅猛崛起,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模式和理念,影響的范圍也越來越廣,這種新一代的消費模式不僅對消費者有影響,對行業也產生了巨大的變革。”泉州市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科陳副科長介紹,物流與電商是相輔相成、互相支撐的,沒有物流行業快捷配送,電商發展不了;反之,沒有電商的支撐,物流行業也不可能如此迅猛發展。
據介紹,目前占據泉州物流快遞市場八成份額以上的主要是“五通一達順豐加EMS”(五通一達:申通、中通、圓通、匯通、國通、韻達)。而這些快遞公司90%的業務都主要來自淘寶等電商。
“今年‘雙十一’,泉州每天進出的快遞日均量都達到100多萬件,‘雙十一’又一次將物流行業前進的步伐拉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陳副科長表示,每年的“雙十一”都是硬件、軟件的一次行業性提升,誰跟不上步伐誰就可能在將來被淘汰。“‘雙十一’只要挺過去,來年的市場份額就能上升。”
電商吶喊
“發貨快點再快點”
電商為快遞貢獻了絕大部分的業務和利潤,但電商對現有快遞卻絕難提滿意,他們希望快遞的服務更有針對性一些,發貨速度快點再快點,服務更有針對性些,讓消費者更滿意一些。這一點,在順豐身上體現得非常明顯。
作為占據電商快遞市場不小份額的順豐,一直是大品牌塑造自身服務口碑的利器。今年,順豐在“雙十一”前推出電商特惠。有業內人士指出,這種快遞服務更加符合電商特性需求,物流和售后或將迎來新的變革。
“順豐電商的批量發件個性服務使我們發貨效率大大提高。” 電商負責人表示,今年他們首度與順豐加深合作。“雖然順豐降價了,但還是較其他快遞貴了10%,不過他們的完善系統與服務也確實足夠支撐這10%價位,消費者的體驗滿意度也更高一些。”
該負責人稱,今年多數規模化企業都普遍反映說發貨比往年要快,這與部分快遞的針對性服務有關。業內人士分析,電商特惠這種特色服務——系統對接、倉儲管理和配送等全供應鏈打包服務——已成為物流企業在市場搏殺的殺手锏。
“快遞哥”的背后
要有更精細的管理
個性化、差異化,這將是快遞企業的關鍵詞,抓的就是客戶的消費體驗。
“快遞行業并不是像看上去的那么簡單,它不是僅僅收件派件就可以的體力活,它跟企業一樣需要精細的管理,還需要進行網絡、信息建設,對人、地、車輛各個環節都嚴格要求,哪個環節有缺漏就會出現問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快遞公司負責人表示,現在快遞業成本越來越高,市場競爭激烈,在三到五年內,市場將進行整合洗牌。
泉州市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科陳副科長指出,各家快遞公司在線下和網絡的差距不大,拼的主要是看誰的管理和服務更細。“現在很多民營快遞公司都意識到這個問題,電商看重的無非是安全和時效,如何將自己的服務做得更好,讓電商和消費者都滿意,各家快遞都得下工夫。”
另外,政府部門對快遞業的扶持和引領也將發揮不可忽視的作用。陳副科長介紹,快遞行業需要操作場地,但沒有地。最后一公里的投遞箱缺失,很多快遞在配送到學校、小區時都受到阻礙,耽誤作業。“快遞行業遇到的困境很多,這也是行業發展必然要一步步解決的問題。”去年,泉州市郵政管理局成立,泉州市快遞行業協會也同時應運而生。
即時快評
瘋狂,該如何繼續
有“火”也有“貨”,有的企業百萬千萬件地發貨,火了。有的則投了百萬千萬元的錢,卻“大貨全剩”。有陽光的地方就有陰影,在張貼英雄榜的時候,別忘了那些同樣通宵熬夜卻獲利少少的多數陪練商家。“有的平常每天都可以賣幾十雙,‘雙十一’卻只賣了七八雙。”幸福街角也傳來了不幸福的聲音。
回望家里堆得像小山的快遞紙箱,當購物的興奮消逝時,有些“雙十一”的買單者們又開始挑出那些沖動產物,開始填寫退貨單了。當看店的小妹都自己用手機在微淘上搶貨時,無體驗色彩的普通店鋪是否真的已經走向末路?
電商真的猛如虎狼,強大到足以改變一切嗎?未必!電子商務,其實更應該是商務電子,商務才是根本,電子只不過是工具,他并不神秘也不是神話,“雙十一”的瘋狂只是平臺,店鋪、消費者三方都需要的修煉節日,平臺、店鋪修煉服務,消費者修煉甄別需求,而數據不過是件華麗的外衣,宣傳的意義大于一切。
當瘋狂消逝,企業其實已經在思考如何延續明年的瘋狂修煉了,是抓住品牌還是抓住客戶,是堅持低價還是提高品質?瘋狂如何繼續,關鍵要看各位的修煉。(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