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運動鞋服行業高庫存陰霾依然未散盡
【中國網-行業新聞】國內服行業的高庫存陰霾,眼下依然沒有散盡。公司執行主席李寧也表示,公司上半年業績仍然有壓力。而則公告表示,因首季業績出現重大下滑,因而今年上半年的業績也將會受到重大影響。
業內人士表示,高庫存歷來是紡織業的“頑疾”,尤其是運動休閑類品牌。因此去庫存一直是服裝類品牌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大部分企業的解決辦法都是打折促銷,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壓力,但是企業自身也將承受利潤下降的損失。
“近期訂貨會獲得的訂單大幅減少,以及生產成本增加及競爭加劇,導致公司毛利率下降。”對公司經營業績下跌的解釋,也印證了業內的上述觀點。
日前,中金公司發布的2013年半年報業績預覽報告顯示,品牌服裝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增速普遍偏低,甚至出現了大面積的負增長。
對于品牌服裝不佳的業績,該報告認為,主要是受困于服裝終端零售疲弱,加盟商信心普遍偏低。而下半年,行業前景依然不樂觀,下半年公司業績增速有可能慢于上半年。
業內人士認為,的關店潮及業績下滑,除了與市場本身的競爭有關,也與人口的變化有關。
民族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分析,從2004年到2016年的12年時間內,20-29歲的青年及40-65歲人口數量在逐漸增加,這樣的人口結構變動將對消費品行業產生直接影響。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服裝網購市場交易規模達3050億元,同比增長49.9%。“90后”們的消費興趣顯然從實體店轉移到了網購,實體店客源卻在流失,自然加大了上述品牌的經營壓力。
“目前整個行業處于去庫存中期偏后的階段,全行業要有大的起色,起碼需要兩年以上的時間。”卓創資訊棉紡行業分析師孫立武說。(中國-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