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店低價“正品鞋”不可信 新型消費侵權須提防
【中國鞋網-消費市場】近期,福建省思明區法院宣判一批新型消費訴訟案件,有網店大賣假,還有保險公司偽造客戶簽名、婚介公司安排婚托等等。法官提醒,新型消費侵權頻發,消費者要多提防。
張小姐愛網購,有一天,她在淘寶網上發現福建有家網店出售某品牌,標價才50元。客服向她再三保證是外貿清倉、絕對正品,最終說服張小姐下單購買。誰知拿到鞋子后,張小姐沒穿上一個月,就破了個大窟窿。
張小姐馬上舉報,有關部門順藤摸瓜,一起利用網絡銷售假冒名牌運動鞋的案子水落石出。據相關快遞公司負責人介紹,業務繁忙期間,他們每個月都能接到該網店發往全國各地的鞋類快遞單1萬余件。
法官提醒,與傳統的消費侵權相比,新型消費侵權類型更為復雜,取證過程更為繁瑣,消費者權益也更難以得到保障。因此,消費者在消費時要多提防,不僅要索取發票等正規票據,更要在消費時多方詢問、比較,不可被“價格低廉”、“商家熱情”等表象所蒙蔽。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應慎重核實產品來源、品牌授權情況,對貼有名牌產品商標、但價格與名牌產品相比又明顯偏低的商品,更應該謹慎選擇。(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