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陷阱防不勝防 隔空"血拼:慎之又慎
【中國鞋網-消費市場】時下,網購已經成為很多人的首選購物方式和網蟲們不可或缺的生活組成部分,其方便快捷而越來越受到更多消費者的青睞。但不足的是,由于網購的地理局限性,在網購中,網店信息、用戶點評、發貨收貨等各環節都可能成為消費者不小心踏空的陷阱。越來越多的虛假宣傳、虛假價格甚至假貨等問題,都侵害了消費者的正當權益。因為很多商品人們在購買時往往不能親眼或親手檢驗所買物品的外觀和品質,這就導致不少消費者在網購時上當受騙,買到假冒偽劣商品,甚至是在付了錢后賣家就消失的無影無蹤,而最終往往投訴無門,自認倒霉。

去年網購投訴近93600起
近日,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了《2012年度中國電子商務用戶體驗與投訴監測報告》,該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度,通過在線遞交、電話、郵件、即時通訊等多種形式,共接到全國各地用戶的電子商務投訴近93600起。與此同時,該《報告》還顯示,全國大規模的電商價格戰不下10次,每次價格戰過后的半個月左右時間,均為用戶投訴高峰期。其中,網絡購物投訴占55.40%,網絡團購為21.32%。
面對不斷增長的網購消費投訴數,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師姚建芳認為,用戶對于網絡購物的要求在不斷提高,過去粗放的服務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用戶的購物需求。“這就需要電商企業在用戶下單、支付、物流配送、退換貨等售后方面做好全流程的服務,提高用戶購物體驗滿意度,提升用戶粘度。”
《報告》顯示,現存的諸多網購問題,在淘寶網/天貓(主要是C2C集市賣家及商城部分品牌賣家)、當當網、庫巴網、亞馬遜中國、國美在線(國美電器網上商城)等國內知名購物網站尤為凸顯,且這些網站也均被列入“2012年度十大熱點網絡購物投訴網站”。
對此,姚建芳分析認為,購物網站投訴數量與其訂單量有很大的關系,一般交易量大的電商網站用戶投訴的幾率相對較大。各電商網站處理用戶投訴反饋的態度則直接決定了用戶購物體驗。姚建芳舉例表示,如亞馬遜中國、新蛋中國、蘇寧易購這類交易量較少的網站,在處理用戶投訴反饋中較為積極;而淘寶網店、當當網、庫巴網、唯品會等網站交易量較大,在處理用戶投訴反饋中則較為被動,對用戶投訴往往置之不理,非常漠視。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團購行業進入洗牌階段,不少團購網站在角逐中退出市場。根據《報告》顯示,2012年網絡團購類投訴占全部電子商務投訴的21.32%,僅次于網絡購物。虛假團購、賬戶被盜、退款問題、發貨遲緩、服務縮水、團購售假、發票問題、產品質量、售后服務是網友投訴最多的問題。其中,高朋網、拉手網、糯米網、
愛麗團購網、窩窩團、24券、聚齊網、團寶網、58團購、嘀嗒團則被評為了“2012年度十大熱點網絡團購投訴網站”。
打開電腦,動動手指,足不出戶,衣食住行全部搞定。如今,隨著網絡購物已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接受,大到家居電器,小到衣襪鞋帽,人們幾乎無所不“淘”,網絡購物既省去了逛商場的時間,又省下了銀兩,可是說是兩全其美。但是,隨著網絡交易的不斷增長,連帶的網購投訴也不斷增多。在去年的央視“3·15”晚會上,消費投訴前10名中,網購就排在第一位。眼下,今年的“3·15”馬上到來,我們總結了一些常見的網購陷阱,供消費者參考以便擦亮您的眼睛。
網購陷阱花樣多
陷阱一 “掛羊頭賣狗肉”真假難辨
網購一族小劉最喜歡在網上代購商場里的正品服裝,但是身為資深網購一族的她也免不了遇到過這樣的情形,不少標明有正品代購店家的商品圖片和專柜一模一樣,甚至還標有支持專柜驗貨,假一賠十的標語,價錢比專柜原件的5折還便宜,小劉還心里偷樂這下淘到寶了。結果東西到貨后打開包裝一看,卻完全不是一回事。不只是質量低劣、色差明顯,甚至樣式都和照片上的有出入。不僅是正品代購店,一些打著原單、外貿的店里也經常會出現類似的情況,這些店家把正品店的圖片盜取下來,放在了自己的頁面上,正所謂是“掛羊頭賣狗肉”。
專家提醒:網購商品不能一味圖便宜,選購名牌商品時應先了解辨別真偽的基本常識,此外,盡量在官方旗艦店選購商品。同時,在標注“旗艦店”的店鋪選購商品時,應當查看對方注冊信息,對廠家、代理商資質進行確認。
陷阱二 “好評”全靠刷
同樣喜歡網購的李小姐在網購時為了保險起見通常都會在看好一家商品后,仔細瀏覽商品評價和買家的留言來確認商品的可信度。但是也時常會有看走眼的時候,倒不是因為李小姐沒有認真確認商品評價,而是商品評價都是偽造的。有些店鋪為了讓自己的信譽度和好評度達
到一定高度吸引顧客,就會運用非常手段,請專人給“刷信譽”、“給好評”,甚至是店鋪之間相互購買對方價格相當的產品,但相互間不發貨,而是相互抵消價錢,這樣可以在網店上顯示超高的銷量,并互相給予好評以迷惑消費者,最終換取更多消費者的信任帶動更高的銷量。
專家提醒:消費者切勿輕信商家的宣傳、承諾,在訂購商品前,可以將賣家“寶貝詳情”、商品介紹及與賣家的聊天記錄保存為圖片,留下證據。此外,如果發現商品與賣家宣傳介紹不符,可向提供交易平臺的電子商務網站申訴,要求退款。
陷阱三 貨沒收到款已支付
一個月前,鄭女士在淘寶網上挑選了一套打折的床上用品四件套,但是過了1個多星期后,貨還沒收到,鄭女士詢問店主,每次得到的回復都是因為斷貨等各種原因阻礙了發貨時間,最后因為過了最晚的確認付款時間,系統已經默認收到貨物將錢款支付出去。氣憤的鄭女士最終投訴給了網站客服,追回了自己的錢款。
專業人士提醒:消費者要謹慎對待低價商品,選擇支持消費者保障服務的寶貝,一定要注意交易的超時打款時間,如果交易打款時間較短,可以聯系賣家延長時間。
陷阱四 賣家發的鏈接竟是釣魚網站
“是張小姐嗎,你要的那件貨已經斷貨了,你看要不換別款或給你優惠些,我給你發個別的款式鏈接你再挑挑如何?”張小姐隨后上線點擊進入了賣家發的鏈接并且選購了一件商品拍下付款,但沒多久,她就發現賬戶無法登錄該網站了,提示密碼不正確,自己的賬戶被盜用,所幸支付寶里的余額只有幾十元錢。在網購時很多消費者都會遇到這樣地險情,有些店鋪顯示用低價商品吸引顧客,然后利用商品缺貨或者是修改郵費等借口重新給消費者發送鏈接讓消費者點擊進入購買商品或付款,其實這些鏈接的網頁都是商家自己制作的虛假網頁,但因為商品的價格較低很多消費者就會放松警惕,最終上當受騙。
專業人士提醒:堅決不要進入他人提供的網址鏈接。當不確定對方發送的付款網頁是否安全時,先在登錄框內連續多次輸入錯誤的用戶名和密碼,如果還可以登錄成功,說明該網站可能套取你的密碼。
一、商家夸大宣傳隱瞞關鍵信息
陳先生在某網站團購的某店215元的團購餐卷,網站頁面上稱此卷可供2~3人食用,可陳先生和朋友到店后菜品一端上來就傻眼了,每樣都是拼盤而且分量少得可憐,連兩個人都吃不飽。此類問題經常發生在餐飲、美容、保健商品中,一些商家為了吸引顧客,對商品圖片進行較為夸張的處理,同時對于關鍵的信息未予披露(如食物的具體分量等),當消費者實際進行消費時才發現網上的信息與實際情況差距較大甚至難以接受。
專家提醒:要對于在日常的消費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進行核實,如果商品中并未直接說明可以與對方聯系待得到確切的答復之后再下訂單。
二、原價虛高再制造打折假象
這一類型常見于團購網站推出的各個商品,一些不負責任的團購網站為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刻意虛高其原價,制造打折幅度很大的假象迷惑消費者。比如,原本售賣100元的商品,商家將其原價提高至300元然后再以打3折的名義依然以100元的價格進行出售,從而以折扣欺詐的行為欺瞞用戶。
專家提醒:對于原價虛高的情況,消費者在購買前可以先進行多個網站比價,然后再根據其他網站的售價情況再決定是否購買。
三、過期未消費網站拒退款
很多消費者購買過后常常會忘記消費,部分團購網站不支持退款,從而導致消費者遭遇到財物兩空的境況。如趙先生在某網站團購的養生(專賣店)按摩套餐,由于工作繁忙未及時使用導致過期。當要求退款時,卻被告知該款產品并不支持“過期退款”,因此無法退款。過期后,既不能消費又不能退款。
專家提醒:消費者遭遇到團購陷阱后需及時維權,可通過與團購網站的溝通或者直接到當地消協、工商部門進行投訴,以免日久生變不利于個人的權益維護。
四、小網站低價吸金然后“蒸發”
一些不法分子通過較低的成本制作一個團購網站然后再以極低的價格掛賣對消費者非常有吸引力(專賣店)的商品,從而騙取用戶的錢財。當消費者付錢之后此類網站會在短時間內突然“蒸發”,網頁空白,客服和公司電話無人接聽,客戶預存在該網站的錢款也無法取出。,用戶一般很難追回損失。
專家提醒:消費者盡量選擇行業知名度較好的網站,這樣才能既購買到優惠的商品同時在很大程度上也能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對于陌生的團購網站即使要選擇購物,需要清楚地校驗網站的真實性,可以通過查看其工商執照、ICP備案等信息進行核實。
消費警示:
網購時看清協議長期保存對話記錄
在網購商品發生交易糾紛時,消費者可向網店所在地消協投訴。消費者應盡量保存好購物憑證和交易協議等證據,有利于維護自己的權益。在購買前建議消費者要向賣家詳細詢問商品細節,并長期保存通訊軟件中的對話記錄。盡管現在消費者大多能做到當場驗貨,但其中不少消費者存在商品到貨短期內不使用的情況。特別針對網購商品因價格低廉引發消費者盲目消費的情況,城關消協建議消費者在網購大宗商品特別是散裝、裸裝食品時,一定要在交易網站規定的退換貨期限前,試用或者食用,同時應注意適量購買,理性消費。
同時,各個大型網站都有負責處理各種交易糾紛的客服部門。消費者切記要保存好假冒偽劣產品的照片,與商家的聊天記錄、交易記錄等相關文件,在投訴或舉報時可將這些文件作為證據提交。如有刑事犯罪嫌疑,消費者和各個大型購物網站也可及時向公安機關反映情況。如果遇到的是網購詐騙,則應該向公安部門報案,向各地公安局網監處報案或電話報警,請求公安部門查封詐騙網站和騙子的手機電話以及銀行賬號。(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