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迎來寒冬季節 B2C第一股麥考林光環褪去

【中國鞋網-鞋業趨勢】這家既有實體門店又有網絡店鋪和電話郵購的女裝品牌,是中國電子商務大潮中第一家赴美上市的企業。但是,在電子商務寒冬季節,它卻首先感到了涼意。在大范圍關店、財報慘淡背后,麥考林這家昔日的B2C第一股能否安全過冬,令業界關注。
實體店大范圍裁撤
在上地華聯(專賣店)二層,麥考林此前的店鋪已經人去樓空。詢問商場工作人員后得知,這家麥考林已經撤店。
隨后,記者又依據麥考林北京(專賣店)實體店鋪的名單,打電話到位于北京最繁華商圈的西單大悅城,卻被工作人員告知無法查到麥考林,其已經撤店。同時被告知撤店的還有北京星街坊購物中心店。
在北京泰鑫源商廈麥考林一家實體店鋪,記者采訪到進入麥考林店鋪的鄧小姐,其表示,經常在網上看到麥考林的廣告,今天偶然逛到麥考林的店鋪,詢問店員后才得知是一家公司。不過,麥考林的衣服質量和款式,與平時在網站上看到的模特照片相差甚遠,它更無法與商場內同等價位的其他休閑品牌相比。
節節敗退北京市場,只是麥考林業務的一個縮影。麥考林3月5日發布的財報顯示,其直接運營店鋪的凈營收為1730萬美元,而上年同期為2580萬美元,同比下滑32.7%。特許經營店鋪的凈營收為1470萬美元,上年同期為2080萬美元,同比下滑29.6%。同時,麥考林線下相關網點也在不斷萎縮中。其2012年直接運營店鋪的平均數量從上年同期的117家減少至91家,特許經營店鋪的平均數量也從上年同期的306家減少至266家。
線上平臺轉型綜合型網站
記者發現,麥考林重金打造的線上購物平臺麥網,已更名為“趣天麥網”。該網站不僅有麥考林的自有品牌服裝、入駐的網絡品牌、家居、化妝品外,還有中國農墾、天天果園等品牌入駐,出售海鮮、大米、調味品等食品。趣天麥網已經改變此前麥網的服裝、日百類商品,向綜合性購物網站發展。
其實,早在去年10月,就有消息稱麥考林已被韓國電商網站趣天網收購。麥考林CEO顧備春當時否認了這一傳言。他表示,目前麥考林只是和趣天網開展業務合作,即麥考林與韓國趣天網母公司Giosis成立一家新的合資公司“GiosisMecoxlane”,并由后者控股,轉型為電商平臺。而“麥考林”品牌成為該平臺上的數家店鋪之一。
曾經戴著“中國電商第一股”光環的麥考林,近日公布了并不光鮮的財報。有業內人士分析,如果麥考林延續現在的虧損速度,其將有退市風險。
財報顯示,麥考林2012年四季度凈營收為3970萬美元,上年同期為5800萬美元,同比下滑31.5%;凈虧損為720萬美元,上年同期為1150萬美元。其2012財年的凈營收為1.518億美元,上年同期為2.179億美元,同比下滑30.3%;凈虧損為2240萬美元,上年同期為3330萬美元。
多元化業務拖累企業增長點
作為服裝品牌,麥考林與凡客誠品模式相似。但是,麥考林目前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以及業務拓展已落后于凡客誠品。
電商業內人士魯振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麥考林的業務包括門店、電子商務和DM業務三部分,這使人看不出其主要的發展核心。線下業務方面,在高成本壓力下,傳統品牌已很艱難,落地后的麥考林境況自然不會太好;而電子商務方面,麥考林沒有展現出其核心影響力來,多元化經營反而拖累了其業務增長點。
談到麥考林的發展前景和公司策略,魯振旺表示,麥考林去年與韓國電商網站趣天的合作與轉型正是麥考林應對寒冬的方式,但效果仍不盡如人意。
其實,各B2C爭相開放平臺、向綜合型網站發展的路線,已經讓很多B2C企業出現同質化,只能靠輪番價格戰贏得回頭客。但卻使電商企業始終處在“燒錢換市場”的惡性循環狀態。相對于家電、圖書等品類,服裝品牌屬于高利潤行業,在該領域已有一定影響力的麥考林,也跟風做綜合型網站,其優勢顯然被淡化。(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