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京東蘇寧率先競逐 電商平臺疾進小貸業務
【中國鞋網-鞋業趨勢】“今年要做好小額貸款公司和融資性擔保公司的征信服務。建立正向激勵機制,將符合條件的兩類機構有序接入征信系統,提供征信服務。”央行副行長潘功勝在日前召開的全國征信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傳遞出上述消息。他表示開展這兩類機構信用評級試點工作,為商業銀行、監管部門提供有效參考。
據了解,目前中國小額貸款公司已超過6000家,從業人員超過6.5萬人。貸款余額超過6000億元,同比增長52%。其中,電商小貸銜枚疾進。
小貸機構分享央行征信數據
央行征信中心金融信息基礎數據庫運營8年來,已收錄1800多萬戶企業和8億多自然人的信用信息,商業銀行等機構可以直接接入征信系統,進行信息報送和信(專賣店)用報告查詢,但小額貸款公司并沒有納入征信系統的范圍。
若順利將上述兩類機構接入征信系統,也將有助于小額貸款公司發放貸款時識別客戶信用風險、提高放貸效率。兩年前,湖南等地已經開始試點將小貸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接入征信系統。
早在今年1月公布的《征信業管理條例》,潘功勝要求,2013年要全面實施《征信業管理條例》,加快制定《條例》相關配套制度,逐步形成比較完善的征信管理制度體系。同時,加強征信業管理,推動征信市場發展。要制定一套清晰、符合市場實際的監管規則,全面提升監管能力;充分利用現場、非現場檢查手段,加大對泄露個人征信信息的查處力度;要借鑒發達市場經驗,從機構培育、業務完善和產品創新等方面推動我國征信市場健康發展。
此外,提升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服務水平。要多措并舉,提升數據庫數據質量;密切跟蹤金融機構業務需求,豐富(專賣店)征信產品與服務;充分利用技術手段,完善對異常查詢的防控;不斷推進動產融資登記公示系統建設及應用。
總體來講,我國小額貸款公司是以小微企業、低收入群體和農戶個人為主要服務對象的草根金融機構,對于一個自然人的貸款,最高不超過10萬元的可以稱為是小額貸款。在當前暗潮涌動的民間資金和求貸無門的小微企業間,小額貸款公司發揮著重要的橋梁作用,其發展空間日益凸顯。
小貸余額已超6000億
值得一提的是,在小貸模式中,銜枚急進的要數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電商小貸模式。阿里巴巴于2010年成立阿里巴巴小額貸款公司,創造了“平臺+小貸”的融資模式,成為全國范圍內首家完全面向電子商務領域小微企業融資需求的小額貸款公司,并獲得國內首張電子商務領域的小額貸款公司營業執照。2011年,重慶市阿里巴巴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也宣告成立,注冊資本10億元。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金融業務板塊“阿里金融”正式誕生。依托其強大的B2C、B2B平臺,目前做得風生水起。阿里金融負責人胡曉明曾表示:“我們單筆信貸成本在2.3元,但是銀行的經營成本可能在2000元左右。”
無獨有偶。2012年11月27日,京東商城對外正式發布其首個金融服務類產品供應鏈金融服務系統,并與中國銀行北京分行簽署戰略協議,后者承諾將給京東一個數億元的授信額度來為供應商提供貸款支撐。日前,蘇寧電器集團發布公告稱,出資3億元發起設立“重慶蘇寧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簡稱“蘇寧小貸公司”),其中香港蘇寧出資人民幣2.25億元,占注冊資本總額的75%,蘇寧電器集團出資人民幣7500萬元,占注冊資本總額的25%。
與當前多數金融機構采用的傳統信貸迥然不同的方式,通過利用互聯網嘗試創新信貸。該種信貸全年每天24小時無間斷服務,小微企業可以隨借隨用隨還。這些電商旗下的小額信貸業務,正在形成一個為在線商戶提供從接訂單到融資服務的超級平臺。
據中國小額信貸機構聯席會會長劉克崮透露,目前中國小額貸款公司已超過6000家,從業人員超過6.5萬人。貸款余額超過6000億元,同比增長52%,高出同期人民幣貸款增速37個百分點。其新增貸款余額相當于一個中型商業銀行信貸規模。資料顯示,中國自2005年開啟小額貸款公司試點以來,當年公司數量尚不足10家,但到2009年已突破1000家,至2011年底已突破4000家,遍及全國各省份。(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