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制造業用工下降 實體經濟好轉基礎不牢
【中國鞋網-要聞分析】盡管經濟增速在回穩,但廣東實體經濟的困難仍未得到根本好轉。
制造業用工下降
廣東省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四季末,300家制造業企業共有員工66.90萬人,與上季末相比凈減少0.96萬人,下降1.4%。
廣東經信委日前公布的1月份廣東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也顯示,從業人員指數(生產經營人員)為41.3,較上月回落4.5個百分點,降幅擴大較明顯,該指數延續了自去年3月份以來逐月回落的態勢。全省制造業企業從業人員數量總體保持平穩,超過兩成的調查樣本企業顯示用工數量較上月減少。
不過,往年這個時候因民工返鄉而常出現的“用工荒”今年并不明顯。廣東省人社廳廳長歐真志日前說,目前廣東省整體用工情況比較穩定,全省總缺口處在常年的狀態下,亦即四五萬左右的常態區域內。根據對全省人力資源市場的調研,求職者和崗位的比例大概是1.03~1.1。
廣州市人力資源市場服務中心主任張寶穎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目前廣州的用工需求比較穩定,沒有明顯波動。很多企業經過這幾年的用工市場缺口已經逐漸適應,并有一些應對策略。
東莞貝家(專賣店)鞋業董事長王偉對本報說,他們企業訂單還算穩定,但由于國際市場不斷萎縮,客人也不斷在開發新的地區找新的工廠。
不過王偉也指出,雖然制造業的用工需求略有萎縮,但還是很難招到人,所以其公司大部分產能已轉移至重慶云陽的工廠,目前重慶工廠已有接近800人左右,而留在東莞的工廠只有100多人。
實體經濟未好轉
廣東省統計局指出,盡管當前廣東經濟運行各項主要指標穩中趨好,但內外需求較弱、企業生產經營壓力較大、企業效益下滑狀況未見明顯好轉,新的經濟增長動力有待繼續培育,經濟繼續向好的基礎尚不牢固。
一方面,從國際和國內經濟發展形勢看,雖然內外需有向好的趨勢,但幅度很小,而且還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另一方面,廣東工業利潤下滑制約實體經濟發展后勁。近兩年,在各種生產經營成本持續上漲、市場需求有所減弱的影響下,廣東工業企業盈利水平出現下降。
數據顯示,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僅增長2.4%,而2012年以來企業利潤一直處于下降區間,直到12月才扭轉下降局面,全年實現利潤4635.90億元,同比增長2.4%,但仍有16個行業大類利潤下降,經營壓力仍然較大。
從工業企業景氣調查和第112屆廣交會參展企業的調查結果看,成本上升是企業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當前經濟發展中存在上游資源型行業盈利好于中下游行業、虛擬經濟盈利好于實體經濟的現象,這不利于廣東實體經濟的發展,長此下去將影響經濟發展后勁。
王偉說,目前廣東很多制造業的困境還沒有好轉,很不樂觀,廣東的很多同行要么轉移到內地和東南亞去,要么關閉。
廣東省政府參事、省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陳鴻宇指出,今年1月份廣東省PMI指數再次滑落到50%的榮枯線以下,特別是生產指數(生產量)和從業人員指數(生產經營人員)分別大幅回落2.0個百分點和4.5個百分點。這一狀況表明,去年12月PMI指數短暫回升確實緣于“年底趕工”因素,目前仍還不能輕言廣東制造業已經完全企穩。(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