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促銷供不應求 鞋店走起“電商路線”
【中國鞋網-行業新聞】“欠一雙編號 XXX225碼鞋未取”,平安夜,沈女士在步行街一家商場折騰幾個小時,最后卻只落得一張欠條。原因是圣誕節大促銷庫存告急,對此,沈女士很不樂意,經過協商,專柜同意幫她在全市范圍尋貨,查詢到天鵝湖附近一家商場專柜有庫存,遂讓其自己前往提貨。
在圣誕節瘋狂銷售的背后,一些品牌商被逼轉型,走起“電商路線”。市民袁小姐平安夜在某商場購得一雙價格約600元的短靴,取鞋時被告知缺貨,等調到貨電話通知她來取。袁小姐表示不能接受,她認為專柜在開票時,就應該保證有現貨供應,而現在出現問題,專柜應該考慮到二次取鞋的成本。自認理虧的專柜人員無奈之下,同意3天后將鞋同城快遞送到袁小姐家,而快遞費也由專柜承擔。在一家專柜的欠貨記錄本上,記者看到,有不少顧客信息后備注了地址,要求快遞上門。百忙之中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顧客要求盡量滿足,發快遞也是迫不得已。 ”
除了發快遞,還有不少品牌先“賣”欠條,然后再“借”產品賣。記者了解到,由于平安夜熱銷,25日上午,步行街一品牌專柜同城緊急借調近400雙鞋。 “不同商場間調貨時有發生”,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你要不給別人調,別人也不給你調,所以一般都會相互幫助。 ”
不過,促銷期間,批量調貨也讓一些商場吃不消。25日中午,在一鞋類專柜,銷售督導電話接不停:“又來調貨,商場已經下令,一雙鞋都不給調出去,我也沒辦法,你們要鞋自己打電話給商場吧。 ”記者從商場方面了解到,商品被調走,商場員工和商場都是白忙活,全部都是為供應商 “打工”,最大的贏家是供應商。(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