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商品“玩”電商 鞋店老板“重生”忙

【中國鞋網-國內動態】今年正值義烏建市場30周年,30年間,義烏小商品市場從“雞毛換糖”的路邊集市,一步步發展到浙江省內的商品集散中心、全國小商品基地,近10年來更是成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采購中心。
但隨著淘寶網、京東商城等網絡電商不斷地侵蝕市場份額,義烏大小老板的腰包卻一天比一天癟了下去,轉型在網上做生意的念頭開始在這些傳統生意人心中萌動。日前,義烏小商品市場所在的義烏小商品城推出了一個電商網站,商城里的7.5萬商戶一下子涌到網上,“搶鋪”是他們現在的第一要務。
這個電子商城名叫“義烏購”,從無到有似乎只在一夜之間,而隨之重生的還有正在遭遇生意寒冬的義烏老板們。
實際上,義烏小商品城原來也有個網站叫做“義烏小商品城網”,不能實現交易,只供商品展示,這個拗口的名字不僅全國人民記不住,就連一些小商品市場的老板也是聞所未聞。小商品城網即將更名“義烏購”并能夠提供商品交易的消息傳出后,立即成為坊間熱議的話題,不過,最先成為話題的并非“義烏購”的電商模式,而是它的名字。
在義烏本地的論壇,有網友發帖說,“義烏購”諧音“義烏狗”,不太好聽。也有網友說,這個新名字挺好,“搜狗、搜狐、天貓,不是都帶動物的嗎,名字并不重要,能火起來就行。”也有人評論說,“從名字便看到義烏商城集團要進軍電子商務的決心了。”
對于網友的討論,網站的新掌門人王建軍早有耳聞。實際上,對于這種局面,他還比較樂觀。“在爭吵中,大家都記住了‘義烏購’,這是一件好事。”昨天接受記者采訪時,王建軍這樣認為。“即便叫成‘義烏狗’,也未嘗不可。”王建軍笑著說,在現代社會,狗的含義還是非常正面的。“義烏狗”就是一條忠誠、孝義的狗,會成為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
首戰 “雙十二”撈一把
從姍姍來遲的“雙十一”網購快遞,就可以看到“雙十一”是多么的火爆,但剛剛過去的“雙十二”卻顯然要“冷靜”許多,不過,在老牌電商于“雙十二”紛紛遇冷之際,10月21日剛剛上線的“義烏購”卻迎來了屬于自己的春天。
記者在“義烏購”官方微博上看到“‘雙十二’當天共完成訂單1550筆,交易額突破33萬元,整個‘雙十二’期間總交易額達到42萬元。”很難想象,交出這份成績的居然是上線僅一月有余的電商新人。
說到新人,在義烏做了三年服裝生意的陳華平自認是當之無愧。去年,他成為最新一代小商品城的業主之一,正在他打算大展宏圖的時候,卻遭遇了經濟不景氣的困境。“今年六七月份,我聽說小商品城要組建一個網上商城,就一直在等政策,希望可以在上面賣衣服。”陳華平兩年前在淘寶開了一家網店,但隨著淘寶商戶的不斷增加,營銷成本也在不斷提高,他的淘寶店剛開始一天賣好幾件衣服,而現在卻好幾天賣一件衣服,“雖然價格比‘義烏購’偏高,但仔細算算沒準還虧本呢。”
10月21日,“義烏購”終于上線了,小商品商城7.5萬店鋪全部被免費邀請到了網上,“我把以前淘寶店的圖片搬了過來,希望這里能帶給我一些好運。”陳華平期待已久的好運終于在“雙十二”那天等來了。
為了討個好彩頭,“義烏購”也開展了“雙十二”促銷活動并挑選商家參與,陳華平也在被邀請之列,“雙十二”當天,他的產品被放在了網站首頁上,“沒想到那天一開電腦就有十幾個訂單,我還以為是系統出故障了呢。”陳華平那天一直沒有時間打理實體店的生意,隨時守在電腦前處理QQ留言和訂單,從上午8點半一直忙到深夜12點。
“那天我賣了100多件衣服,比去年一年我在淘寶賣的總和還多。”第二天,依然是忙碌的一天,為了保證信譽和盡快把貨物送到消費者手中,前一天的訂單都要在12月13日寄出去,“整整一天,我都在數數、打包,直到下午5點才忙完,終于把貨都送出去了。”
實際上,一百多件衣物并沒有帶來多少利潤,“那我也高興,反正不虧錢,忙著總比閑著好!”陳華平笑著說。
重生 “玩網店”快轉型
“雙十二”的火爆讓本身以外貿為主的“義烏購”嘗到了甜頭,陳建軍隨即決定要在“末日經濟”、圣誕、元旦接連開展三場促銷活動,但這一次所選商戶要進行新一輪洗牌,陳華平被洗掉了,“起初他還不高興,后來也理解了,要把機會留給別人。”陳建軍說。
楊燕是比較幸運的,她不僅被選中參加了“雙十二”活動,還被選中參加了“圣誕活動”,“雖然沒能參加元旦活動和‘末日重生’活動,但我已經很開心了。”楊燕的鞋店是個家族生意,在經歷了兩三年的慘淡后,終于也看到了“重生”希望。
楊燕從小就在集市一樣的小商品市場玩,“上世紀90年代,我讀小學,我媽就在市場賣鞋,當時店面位置很好,所以生意也很好。”楊燕告訴記者,“從經濟危機開始,家里的生意就一天不如一天,再加上進入新商城后抽簽得到的店鋪位置很偏,生意更是雪上加霜。我家一直干這個,想改行已經很難了,我覺得我有責任承擔起來,況且我也有很多新的想法。”楊燕所說的想法就是拓展網上的銷路,“我在淘寶上開了一個店,雖然銷量不是很好,但這是一個嘗試,起碼我懂得如何打理網店了。”
“義烏購”上線后,走在前面的楊燕把自己的網店照顧得井井有條,“尤其是這兩次活動,我不僅接了400多個訂單,賣出了2000多雙鞋,還讓自己鞋店的知名度一下子就打開了。”
現在,楊燕的QQ和手機輪流作響,打進電話來的都是要訂鞋的,有的是老主顧,有的是新客人,“有些新的客戶我從來沒接觸過,一訂就是三四百雙鞋,這是因為網上知名度打開了。”楊燕笑著說,現在她的鞋店每天的營業額平均在一萬元左右,是自她記事起生意最好的時期。
困難時期終于過去了,主打批發生意的楊燕打算再去零售市場開個店,另外把“義烏購”和“淘寶網”的網店好好再推廣一下,“現在,很多人都在向我取經學習如何經營網店。”楊燕告訴記者,“雙十二”期間,她的店還是銷售冠軍,可是才10天時間,她的店就已經滑到亞軍了,“看來,已經有人追上來了,‘重生’的不只我一個啊。”
“義烏購”的圣誕節促銷活動,截至昨天中午12點,已經產生訂單440多筆,在線交易額15.5萬元。
面對“淘寶網”這樣的電商巨頭,小字輩的“義烏購”并不害怕,王建軍坦言,他們的優勢在于實體市場,相比較線上市場,實體市場更具誠信,同時具有可管理性和可控性,且發布的信息將更準確。“價格優勢也很明顯。淘寶網上的很多東西都是從義烏采購的,價格一定會高于我們。”(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