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當網開放戰略 如何穩當當營銷?
【中國鞋網-鞋業趨勢】電商價格廝殺戰終于告一段落。在這場刺刀見血的市場淘汰賽中,誰是那個笑到最后的勝利者?
2012年是電商行業競爭最為激烈的一年。從6.18、8.15價格戰,再到雙11節的價格大戰,各家電商的毛利均受到不同程度擠壓。京東、蘇寧、國美、當當等電商企業展開了一場又一場的價格大戰。
在一場接一場的價格大戰中,誰才是贏家?這是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命題。但一份來自匯豐銀行的研究報告顯示,當當網因施行擴張戰略,使得它目前在美妝、嬰童、家居、服裝等目標品類已取得領先地位。據此,HSBC首次將當當股票評級為增持,目標股價為6.3美元。
據了解,促使匯豐銀行作出這一預測的數據來自于當當網披露的2012年Q3財報。據悉,當當網第三季度整體營收12.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2%,環比增長7.5%。其中出版物整體營收為8.5億元,百貨業務營收為4億元,持續7個季度保持同比增長超50%。
在電商價格戰廝殺得最為嚴重的第三季度,當當網能取得這一成績殊為不易。是什么促使這家電商企業發生如此大的變化?這對處于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上的其他企業來說,又有怎樣的借鑒意義?
不一樣的合縱與連橫
價格大戰中,京東商城賺了名聲卻傷了筋骨。而蘇寧、國美也趁勢贏得了消費者的認可。但它們均不是贏家。
咨詢機構易觀認為,依賴于開放平臺,當當網在價格大戰中不僅市場份額沒丟,毛利率也居于業界領先水平,是這一次價格大戰中的勝利者。據了解,成功使得當當在價格戰中未傷身動骨的原因是李國慶實施的“引進來、走出去”的開放戰略。
與其他互聯網公司標榜的開放策略不同,當當網的開放戰略它除了開放自己的平臺,還積極走出去,借用別人的平臺為自己贏利。當當網CEO李國慶表示,“當當網在天貓、QQ網購等平臺開店的同時,也吸引國美電器、酒仙網、淘鞋網、樂淘、樂蜂等電子商務入駐當當網。”
如果說開放自身平臺,引入外部商家的策略容易讓外界理解,但李國慶向一淘網開放數據接口,加入后者的一賬通體系;以及獨家運營QQ網購圖書頻道、入駐QQ網購母嬰頻道的做法,則讓外界疑惑。
李國慶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騰訊、國美、蘇寧進軍B2C,淘寶推出天貓,表明網上零售已逐步演變成為中國電子商務的主體部分,使得電子商務的主體由B2B、C2C逐步向B2C轉移。而且現在很多傳統零售企業都開始將互聯網作為一個新渠道,其原因是傳統渠道加價率太高,房租等成本高,而電子商務是高品效+高平效,所以,傳統零售布局網絡渠道是必然的。
在這樣的大形勢下,當當入駐天貓、QQ網購成為順理成章之事。在李國慶看來,這是電商開放平臺趨勢下的產物,入駐這些平臺有助于規模的迅速擴大。李國慶說:“入駐天貓、騰訊不僅增加了當當平臺自身的用戶群,降低了當當獲取新用戶的成本,還使得當當的訂單量迅速增長。所以,入駐天貓只會使當當更為主流化,而不是邊緣化。”
事實上,這并不是李國慶一時頭腦發熱作出的舉動。通過調查,他發現天貓平臺的消費人群與當當的自身人群存在較大差異化。而且入駐天貓所需支付的交易傭金,比支付給搜索引擎、網址導航站的廣告費用更便宜。事后發現,天貓平臺的確為當當產生收益,如雙11當天,當當的天貓旗艦店銷售就突破1千萬元。
當當網執行董事長俞渝表示,從賣書到服裝、母嬰等日用百貨,不僅需要引進眾多的品牌商在當當開店,也需要借助其他平臺的流量。目前,當當網從天貓和騰訊平臺獲得了大量客戶,支付的傭金率僅為個位數。
困則思變
一個不可否認的現象是,現在的電商的生存環境越來越激烈。作為一家主營業務為圖書的電商網站,當當網目前面臨著對手的步步進逼。今年以來,亞馬遜中國開始發力,而蘇寧易購也明顯地從家電拓展到百貨,也染指圖書。而京東商城更是在劉強東的率領下,向圖書領域進軍。
2010年,京東上線圖書,與當當網開展了圖書大戰。雖然當當贏得了這場戰爭,卻也使得自身利潤大降。2011年財報發布時,當當網在總結毛利率下降的原因時,其中重點提及了價格戰。而現在當當進駐天貓,可以在提升交易額的同時降低營銷成本。
在電商價格大戰期間,當當此施“走出去”戰略有著更深的思考。在業內看來,作為一家國內資歷最老的電商企業,當當不能在當下的價格大戰中失語。而且作為上市公司,它還得對公司股東負責。而采用結盟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價格戰帶來的傷害。
當當和阿里巴巴在合作之前的關系并不好。但商業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2011年10月,當當網繼京東商城和蘇寧易購先后屏蔽一淘后,也屏蔽了一淘蜘蛛抓取。今年2月,一淘發布的B2C市場指數還惹惱當當,當當網CEO李國慶在微博中指責一淘比價偷換概念。
然而現在,當當網則表示一淘網抓取技術逐漸成熟,愿意與其合作。當當對阿里的態度發生180度的轉變背后,在于當當網CEO李國慶與阿里的掌舵者馬云均是聰明人,知道在價格戰撕殺得最厲害的時刻,雙方合作是最好的選擇。對于當當來說,與阿里的結盟,也能更好的執行李國慶制定的“走出去”戰略。
蛻變的歷程
據了解,當當網開放平臺經歷了兩個階段,它是最早開放平臺進行招商合作的B2C企業,并由此實現從圖書經銷商拓展為全品類的零售平臺。第二階段是今年向大品牌、垂直類電商開放入口,酒仙網、國美入駐當當。
相對“走出去”,當當實施的“引進來”策略也是有著同樣的思維——降低成本,提高公司利潤水平。與國美、酒仙網……的結盟,便是對抗京東、亞馬遜等電商企業的最好證明。
以3C數碼及家電領域為例,如果當當網靠自營或是靠其線上經銷商的力量,很難形成價格優勢。而數碼家電品類的價格對用戶的導向性非常強。通過引進國美,它可以國美強大的供應鏈,以獲得家電類目的價格優勢,可以對京東和蘇寧易購等對手帶來打擊。 而對當當最大的好處是,它只收取傭金,而不必擔心庫存和運營費用。
咨詢機構的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B2C銷量中3C類交易額達到770億,占總銷售額的32%。2012年上半年582.2億元,占總銷售額比重保持在32%。3C領域的競爭由于國美、蘇寧的介入將會更加激烈。價格戰一方面考驗電商平臺對上游供應鏈的控制能力(供應鏈能力影響到貨品的采購價格、單品數量等),另外也對電商平臺的的IT物流系統和資金鏈帶來巨大挑戰。客單價高給零售商帶來的是高運營成本和低毛利,最終形成巨大虧損。
而通過這一策略的執行,當當甩開了這一包袱。
剩者為王
互聯網領域,流傳著剩者為王的邏輯,在大量熱錢涌入大浪淘沙之后,能熬過嚴冬的反而是那些沒有盲目燒錢的公司,同樣這樣的事情在當當網上得到一一驗證。
目前,B2C領域的競爭正越發激烈。未來,當當在與京東、亞馬遜和蘇寧易購的競爭中,將收獲怎樣的一份成績單?
業內認為,從整體的競爭力來看,天貓、京東商城、當當和亞馬遜已處于中國B2C零售平臺第一陣營。在主圖書出版、3C數碼、服裝、母嬰、美妝等主流品類中,這幾家B2C體現出的供應鏈能力和網站運營能力明顯強于競爭對手。
易觀研究發現,2012年的B2C市場的格局已基本確定,天貓、京東、當當、亞馬遜、蘇寧易購等躋身第一陣營,產業鏈逐步完善,周邊產業發展,如營銷服務、物流服務和代運營企業批量出現,同時垂直電商市場空間遭遇平臺侵蝕,快速轉型為品牌和網絡渠道。
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中國網上零售B2C最終成交額過千億,其中天貓、京東商城、當當等平臺貢獻了大部分的交易規模。通過對活躍用戶數量的監測發現,2012年上半年天貓活躍用戶數達到8273萬,其次是京東商城,活躍用戶數約1155萬,第三是當當網,其活躍用戶數是955萬。
與此相比,非3C類的服裝服飾、圖書出版物、美容美妝、母嬰等品類在毛利率方面則要樂觀得多。在非3C市場,當當網由于是從低單價的圖書品類進行品類的延伸,因此在品類擴展、賣場氛圍營造、用戶體驗等方面相比其他3C類的電商更有先天優勢,市場增速也更快。
與百貨品類尚未形成一家獨大格局不同,圖書出版物B2C市場的集中度則要高得多。目前,當當網和亞馬遜占據80%以上市場份額。在2012年上半年,當當網實際銷售圖書出版物規模超過20億元,在圖書出版物在線零售市場中所占市場份額最大,占比達到了39%,亞馬遜為24%,京東為12%,天貓為6%。
而隨著電商市場集中度程度持續上升,二三線B2C的市場空間將進一步被壓縮。天貓、京東、當當、亞馬遜、騰訊、蘇寧的競爭到2012年下半年將會更加慘烈,價格戰將直接導致流量和交易量向上游集中。
從整體競爭力來看,天貓、京東、當當、亞馬遜、蘇寧易購等目前已處于B2C電商第一陣營。在圖書、3C數碼、服裝、母嬰、美妝等主流品類中,這幾家B2C體現出的供應鏈能力和網站運營能力明顯強于競爭對手。(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