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平臺自創鞋服品牌打造核心競爭力
【中國鞋網-鞋業趨勢】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電商平臺就是一個品牌大雜燴,賣的全是別人的東西。不過,由于電商領域近年來的競爭日益激烈,為了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一些電商平臺開始自創鞋服品牌,賣自己的產品。
廈門的名鞋庫是以替品牌商清庫存的方式成長起來的。名鞋庫的創始人許松茂是晉江人,2008年創辦了名鞋庫網站,依靠銷售正品低價尾貨,躋身中國鞋類B2C前列。不久后,名鞋庫不再滿足于處理名牌尾貨,幾年前開始涉足新品領域,可是無論是清庫存還是賣新品,算來算去都是幫別人做銷量,賺的依然是辛苦錢。
為了增加利潤,名鞋庫開始了自主品牌的探索之路,在線下成立相關公司,幫助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企業提供設計好的鞋款。有了這個底氣,去年開始,名鞋庫相繼推出朗蒂維、斯高瑪、艾德爾森三個自有品牌。“雖然目前自有品牌對利潤的貢獻率還不大,但作為新的利潤點的補充,相信以后的貢獻率會越來越大。”許松茂說。
淘鞋網成立的時間也不短了,其背后投資者操盤手董事長王冬竹人稱“縫紉線王”。線業是鞋服行業的上游產業,從鞋服企業的用線量就能看出下游市場的景氣度,王冬竹因此能夠更加敏感地獲知市場氣候的變化。“在商言商”,淘鞋網的經營信念便是要有利可圖,他們愿意與國際一線鞋品牌合作,因為經營成本高、獲利難,淘鞋網注重的還是與一些本土品牌的深度合作。
去年年底,淘鞋網與特步合作,借助品牌影響力,推出“步步庚心”系列限量版韓庚專款潮鞋。“‘步步庚心’也算是我們自創品牌的一種吧,只有淘鞋網的平臺才能銷售這款特供鞋,等于是我們企業下單,讓品牌企業幫我們代工,當然品牌價值也包括在鞋的成本里面了。”王冬竹說。
“電子商務等于低價是一種誤區,低價位并不能支持電商的長久發展。”王冬竹說,為此他們一直都堅持與品牌價值相當的售價。今年為了進一步推高專供鞋品的知名度,垂直電商充分運用跨界合作的模式,與銀行合作,推出聯名優惠卡。企業的意圖很直接:實現共贏,降低成本,獲取利潤。(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