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電商加速倒逼傳統零售業渠道變革
【中國鞋網-鞋業趨勢】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1年全國各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8.39萬億。在全國各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排行中,淘寶加天貓可以排到第五位,僅次于廣東、山東、江蘇和浙江。1999年電子商務始在中國萌芽,當年整個網購市場規模不過區區4億元。
13年前的人們一定無法想象,被視為“非主流”的電商有倒逼線下傳統零售業的那一天。中國社科院專家姜奇平昨表示,網購一旦占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就會越過爆發的臨界點,這在中國或已提前到來。
10000億!盡管這個驚人的數字來自于競爭對手,但不少電商業人士昨天都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觸。這的確令人唏噓和感嘆。10年前,“網絡生存考驗”曾被當做勇敢者們的新奇挑戰。而今,那些參與者一定不會落得只有方便面吃的凄涼下場,甚至根本不會有這樣的活動,因為現在網購早可解決所有生存需求。而今天的消費者可能很少人知道,2000年易趣、當當網[微博]和卓越網成立時,一張《大話西游》的影碟整整熱賣了半年。
淘寶網2003年創立之初,全網用戶也不過23萬人,交易額僅2271萬。但在幾家元老的集體帶動下,中國電商的飛速崛起令人咂舌。2007年以來,我國消費品零售總額每年保持16%以上的增幅,同期網購交易額復合增長率達77%。 2006年網絡購物的交易額僅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0.3%,2010年提升至3.3%,2011年達到4.3%。
距離年底還有一個月,淘寶、天貓已經提前拿下了10000億的交易量。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各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8.39萬億,一萬億這個數據相當于其總量的5.4%,甚至超過了云南、貴州、甘肅、新疆、海南、寧夏和青海這7個省份的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總和。有業內人士打趣稱,一張百元的鈔票重約1.15克,1萬億元就是11500噸。
中國社科院專家姜奇平認為,網購一旦占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就會越過臨界點,成為改變中國的零售業格局的起點。
電商倒逼傳統零售業
受經濟環境影響,今年國內消費市場疲軟,國慶黃金周期間多個城市線下零售業增速下滑,部分城市甚至出現負增長。在阿里巴巴總部所在的杭州,據貿易局的統計,雙節期間杭州大廈、杭州百貨大樓、銀泰、解百等6家商場累計銷售4.4億元,同比下降8.68%,被媒體稱為“有史以來最淡黃金周”。
在深圳召開的2012中國ECR大會上,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表示,當前一二線城市的實體大超市受到互聯網的沖擊,聚客能力明顯下降。去年,企業人工成本平均增加 30%左右,企業平均費用率較2010年上漲20%左右,企業管理成本較2010年上漲20%左右,營運成本加大。
與此同時,線上銷售卻刺激消費者掏出了腰包。僅以今年 “雙11”為例,當天淘寶全網成交額便達到191億元,相當于10月份日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31.2%。越來越多的鞋服、家電、數碼甚至大件的家具、汽車、房產零售商家,都在紛紛轉向電商渠道。僅“雙11”當天,2580家淘寶店鋪成交額破百萬元,227家破千萬元,18家破5000萬元。
馬云認為,10000億是中國經濟轉型的一個信號,既是新的商業模式對傳統商業模式的大戰,也是給所有制造中小企業發出的一個信號。
“從大背景看,到2016年將發生兩件大事,一是經合組織預計中國可能最早會在2016年就取代美國,成為第一大經濟體;與此將同步發生的是,到2016年,中國電子商務將超過美國,成為第一大電子商務經濟體。 ”姜奇平認為,過去美國里根政府講“供給自動創造需求”,將來應該是電商“無中生有”地自動創造需求。(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