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樂福鞋從底層走向潮流頂端的過程

【中國鞋網-品牌觀察】如果一樣時尚單品能突破年齡界限,擄獲各個年齡段男男女女的芳心,至少要符合下面幾個因素:舒服、百搭、通吃各種場合。
這個標準放在鞋子上,基本上就是為樂福鞋(Loafer)量身定做。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可能樂福鞋聽起來有點陌生,但現實情況是,它早已經是各大品牌男士鞋履的經典單品,比如GUCCI的馬銜樂福鞋以及TOD"S的“豆豆鞋”就是最具知名的“樂福”代表之一。
樂福鞋的英文名字Loafer,在某種程度上并不是那么名副其實。
Loafer原意為懶人、流浪者,為了方便稱呼,也有人把它叫作“懶漢鞋”,突出了鞋子的舒服和無拘束感,但同時也容易讓人聯想到邋遢和不修邊幅,這和現實中樂福鞋面貌有點大相徑庭。從意譯到音譯,“樂福”顯然能更好地形容這種有著百年歷史的經典鞋款它很好地體現了它的本質,舒服能讓人快樂幸福。
鞋履稱謂的變化,也見證著樂福鞋從底層逐漸提升成為中產階級摯愛的過程。
追溯樂福鞋的歷史,很多人都把它定在了1936年。這一年,美國G.H.BASS的員工從挪威帶回了一雙挪威漁民休閑時穿著的鞋履,這也成為了Loafer鞋的雛形。在G.H.BASS老板Bass先生的靈機一動之下,這種鞋被配上了迎合美國市場的鞋底,也有了鏤空裝飾性鞋面皮條。這種為美國男人“量身定制”的鞋履一推出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對于當年依舊要穿著老派的英國紳士鞋款的男士來說,簡直是一種福音和解脫在穿得更加舒服的同時,也同樣能搭配西服正裝,同樣有紳士的優雅風格!
如果說樂福鞋最初由于解放了男士的繁文縟節、讓腳更加舒適,那么,上世紀50年代美國常青藤學院學生的追捧則讓它獲得了更大的成功。這些新派的大學生們,在鞋面開孔的地方放入一枚硬幣,祈求幸運的同時也留下了“救命錢”。在裝飾鞋面的同時,這枚硬幣還可以在坐公車和打電話的時候應急,樂福鞋也有了Penny Loafer的別稱,成為了真正的“樂福鞋”。
常青藤學院畢業的精英們對樂福鞋的喜愛,以及他們在主流社會中日益強大的影響力(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國總統肯尼迪),讓樂福鞋成為當年美國主流社會中的時髦單品。好萊塢的影藝名人們,貓王、邁克爾·杰克遜等樂壇“大咖”,都是樂福鞋的忠實愛好者,更是通過電影、電視把樂福鞋推向了全世界。
凱薩琳·伊斯曼在《你的男人穿什么鞋》這本書中把那些穿樂福鞋的人描述成“天生愛時髦的家伙,熱衷感官享受,例如美酒、美食及美女,喜歡輕松隨意的享樂……”顯然,這符合了人們所追求的中產階級和上流社會的寫照,樂福鞋被賦予了鞋子之外的更多東西:比如名利、身份、階層等諸多無形的象征。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GUCCI樂福鞋被《上流社會青年指南》(The Official Sloane Ranger Handbook)的作者Peter York與他的同伴Ann Barr認作是進入上流社會最基本的身份標簽。而在《鞋的時尚與幻想》(Shoes: Fashion and Fantasy)中,也把樂福鞋稱為20世紀最為著名的身份象征。
樂福鞋也就因而一直站在男士鞋履的潮流頂端,一直流傳下來,經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細節上的設計變種,唯一不變的是“鞋子用整塊皮革向上包覆,并利用縫線與鞋面相連”的特點。
如今,樂福鞋已經不再是男人們的專利。女性主義抬頭后中性風當道,除了把越來越多男性化的服飾設計引入到女士服裝中,也給女人的鞋柜中帶來了各種風格的鞋子,樂福鞋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當英國人的新時尚偶像艾里珊·鐘穿上可愛的樂福鞋出現在街頭時,潮流嗅覺敏感的人們已經注意到了樂福鞋風潮將在女人鞋柜中大熱。越來越多女明星都腳蹬樂福鞋上街或者去看秀盡管和高跟鞋相比,在“挺胸提臀”的效果上差了一截,但其舒適性卻比高跟鞋更勝一籌,女明星們熱衷將各種不同造型搭配樂福鞋,也再次彰顯了這類鞋款的百搭效果。
尤其是近兩年復古風和學院風在T臺上的持續強勁,除了平底舒適的樂福鞋之外,設計師們也不甘寂寞地對樂福鞋進行大加改造,比如Celine的尖頭、細跟拼色樂福鞋,以及Alexander Wang的金屬色流蘇樂福鞋,都讓人印象深刻。今年秋冬,樂福鞋的大行其道更是達到了極致,幾乎所有的鞋履品牌和快時尚品牌都推出不同的樂福鞋,并在其中大玩裝飾主義風格,加上了豹紋、手繪、鉚釘裝飾、不同皮質的拼接、撞色等各種時髦的設計元素,重新演繹了這種經典鞋款。
當然也有人發出疑問:當尖頭、高跟來襲,拋棄掉舒適本性而太過于追求外表的樂福鞋還能被稱作樂福鞋嗎?不管怎樣,這個秋天,你不得不有一雙樂福鞋,潮流、舒適,走起!(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