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城自營店如何實現連鎖化擴張?
【中國鞋網-】縱觀中國鞋行業渠道發展,鞋城、專賣店、商場三國鼎立。中高端商場向二三線城市快速進駐,帶動一批品牌渠道下沉。專賣店迅速發展,萬店時代到來(同時也導致天價租金出現)。處于消費市場中低端的鞋城,隨著百信鞋業的擴張失敗,區域內發展,群雄割據。
然而,隨著勞動力成本和運營成本的增加,各渠道均已出現發展瓶頸。為什么會這樣?下面主要以連鎖鞋城擴張為例進行分析。
做大,須從廠家直接采購
連鎖的本質,是以大規模采購、低成本經營、低價位銷售取勝,但當前中國鞋業銷售的流通方式,決定了連鎖鞋城在此模式下要想跨區域擴張不太可行。唯一的解決辦法是,連鎖鞋城自己進行產品采購。
國內中低端產品主要產自溫州,溫州老板懂做鞋,卻不擅長營銷,大多仍舊遵循“鞋廠——代理商——終端商——消費者”這一販賣模式。商品從廠家以出廠價批發給代理商,代理商再加價批發給終端商,終端商再以零售價賣給消費者。產品經過批發模式,批發商已獲得不錯的利潤,對于面向消費者的鞋城來說,低成本、低價格就無從說起。違背了連鎖“低成本經營、低價位銷售”的本質,連鎖必然舉步維艱。金佰川曾有過此方面的教訓。2005年,金佰川在青海賠了1000萬,后來通過自己采購,情況有了很大好轉。
其次,“連鎖”即要達到標準化的高度統一,包括產品、管理、服務、文化、甚至價格等。但也因批發模式的存在,決定了各地批發行情和消費水平不一,很難做到商品等方面的有效統一。所以,要做連鎖化的鞋業超市,就要把中間商批發商搬開,自己從廠家直接采購。
便宜也要有好貨
就采買而言,連鎖鞋城是“小學生”,自己做采購,工程龐大,也會遇到眾多棘手的問題。那么,就需要有堅定的信念支撐,這其中很重要一點是保證產品質量。
從數量上來講,鞋城從代理商處拿貨,數量可能算老大,但在廠家面前卻是小巫見大巫,難以得到重視,有的廠家甚至可能連門都不讓你進。其次,鞋城款式多而快,需要多品牌多廠家支撐,但很多廠家不可能為了你的部分SKU而輕易同意合作。
即使款式數量問題解決,自采還存在質量把控問題,稍有不測,就會給顧客留下“便宜沒好貨”的印象,影響后續發展。2011年,金佰川為一個自有品牌采貨,找了20多個廠家,才將質量問題解決。這其中的問題點主要在于:好廠家不愿合作,小廠家質量難過關。為此,金佰川期間還找過一溫州大尋求合作,但對方提出前提是足夠30萬雙鞋。這說明鞋城要想順利自采,需以規模帶動采購量,大采購量進而保證產品質量。
找準定位,緊盯中低端
連鎖鞋城如何做,鷹的重生故事或有啟發。鷹到14歲時,喙、爪子和翅膀都已老化,只有飛上懸崖,在巖石上將喙磕掉后才能長出新的喙,再用這新喙親自將爪和羽毛拔掉,6個月后才能長出新爪和羽毛,才能得到下半生的重生。
對鞋城來說,曾經在特定環境和模式下獲得了成功,但如今環境大變,經濟信息化時代來臨,仍靠現有模式、現有思路發展,以后日子不會好過,必須變革模式。
金佰川鞋城在青海發展時,走的是中高端路線,后來意識到中國鞋業商場在中高端方面越來越強勢,如果一直與商場走同樣路線,必然不行,隨即調整定位——定位中低端。正如前文所說,中低端對成本和規模有很大要求,必須自建渠道。于是,2010年年初,金佰川在溫州建立了溫州采買中心,2011年將總部移到了廣州,同時跨出區域開出10來家黃金地段大店,其中一家200多平方米,門面寬6米,3年租金500萬。到今年4月,那家500萬租金的店在整個步行街上人氣最旺,預計今年銷售額將達1000萬。隨著跨區域開店的嘗試,金佰川的定位也逐漸從大眾、時尚、實惠逐漸調整為實惠、時尚、集成,模式成型后,發展明顯加快。(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