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店銷售工具:"豪取"不如"巧奪"
【中國鞋網-】經營鞋店,大家往往著重于裝修、進貨、營造聲勢,或富麗堂皇或開發渠道,有瘋狂促銷,有活動不斷,總之,大手筆就是為了多多賣鞋,多多進帳。針對此類現象,記者走訪了商場中的一些大品牌,發現他們的銷售工具少而精,然而常常事半功倍。

招牌與櫥窗:簡潔個性
常在街頭看到某些鞋店,店堂靚麗,裝修豪華,音樂喧嘩,廣告傳單鋪天蓋地,但看過歸看過,僅僅是一瞥而已,留不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事實上,優秀的招牌和櫥窗,個性、整潔,往往更能代表一個商店的特色。
玖熙招牌簡單大方,櫥窗以玻璃墻亦有“nine west”字樣,以強化顧客認知。品牌除個性的櫥窗道具外,更是加入了明星設計在其中,主推薛凱琪打造春夏鞋履新時尚,利用名人效應,直接拉動銷售。武漢有家著名的鞋業連鎖叫“步步云”的,招牌設計簡單獨特,請來名人題字,生意特別紅火。
櫥窗更猶如人的臉,有條件的就一定要設計櫥窗。設計時要求整潔明亮,里面擺放的鞋子,必定要是個性十足招惹眼球的,適當的點綴,以彰顯生機盎然與高貴典雅,好的櫥窗定能牽住顧客腳步。
燈光與鏡子:聚焦凸顯美
燈光家家都有,鏡子也是店店具備。但是設計不同,效果差異明顯。比如長方形的店堂,燈光可以設計成3—4條的豎排形狀,墻體兩邊的位于鞋架上方的2排,最好裝上射燈或者聚光燈,中間則裝上瓦數相當的節能燈。射燈最好對準款式潮流的鞋款,讓顧客一眼就能看到,不用介紹就能知道鞋子的價值與檔次。品牌名字也可以借助燈光凸顯,如WHAT FOR,在燈光的襯托下,非常漂亮惹眼。
至于鏡子,指的是試鞋鏡。很多賣家出于節約空間的考慮,或者認為沒有必要太注重鏡子的功效,簡簡單單地做個小小的三腳形的斜鏡子,能照清鞋子上腳的效果即可。其實不然,鏡子不僅要大小比例合適,邊框上還可鑲上一些圖案。可以選擇長120—140cm、寬20—25cm的形狀,在離地20—30cm的墻面上安裝。總之,要凸顯美感和搭配感,最好地展現顧客的穿著效果,提高購買率。
海報和畫冊:時尚實用
時尚個性的畫冊是店鋪內不可或缺的,無論是男鞋還是女鞋品牌。隨著消費者層次的不斷提升,他們對文化的需求越來越高,購物更是一種享受和體驗,或許她只是隨便逛逛,但在翻閱畫冊的瞬間,被模特腳上的一款鞋子所吸引,或者被某一種藝術特色所打動。
記者走訪中,看到Stella Luna極為性感夢幻的畫冊,讓人對其鞋子有了另一種喜愛;joy&peace則為顧客提供了“搭配手冊”,畫冊成為無聲的導購,給顧客更多選擇的權利與自由;思加圖的畫冊則充當著購鞋“小助手”功能,不僅分出了“休閑上班”等系列,還把特價款呈現在畫冊中,顧客可以先看畫冊再看鞋子,更精準、更方便。此外,思加圖把其在各大媒體發布的新聞資訊也裝訂成冊,以凸顯其品牌力。
《瑞麗》、《時尚芭莎》、《時尚先生》等時尚雜志也是很好的消遣物料,顧客可以讀,店長和導購也可以借助其了解最新的時尚信息。
工具與配件:面面俱到
每個鞋店,都要準備一些必備的修鞋工具及配件。工具,如錘子、吹風、電鉆、起子、夾鉗、挫子、刀片、鞋撐等,用于裝跟、換跟等維修。配件,如鞋油、清涼油、清潔劑、亮光油、鞋油漆、鞋邊油、502、軟膠水、樹脂膠、增高墊、全墊、半墊、后跟貼、鞋蠟、鞋搽、鞋刷、配跟等。
鞋子進倉庫時,就要檢查檢驗,大小碼核對,鞋面有頑固污點的,就用紙巾蘸點清涼油搽拭,內里有釘子的用鉗子拔出(值得注意的是,鞋里有釘子是不可避免的,也不屬于質量問題的范疇,這是業內眾所周知的),所以配備工具是必要的。
銷售過程中,就要用到配件了。腳面低的,穿高跟鞋就效果不好,給個半墊,立刻飽滿,顧客要37碼的,你只有38的,那就立刻墊上幾層鞋墊,美其名曰保護腳掌,這樣一來銷售成功率高些。在日常的清潔中,用上鞋蠟代替抹布,檫出來的鞋面油光可鑒,光彩照人,鞋頭凹進的,要用吹風稍微吹上片刻即可還原。
做售后服務,修理工具更是不可或缺。比如502或者其他速干快速型的膠水用于皮面,使用之前要清潔要粘合的部位,最好用矬子挫一下,用量要少,動作要快,用手按壓片刻即可;軟膠用于粘合鞋墊或者其他面料,沒有專業膠刮的可用起子代替,2個粘合面都要均勻涂抹,放置自然干燥至8成,用力按壓,放置12小時以上效果更佳,切記不能立刻穿著;如果以上2種無效的話呢,就用樹脂膠,涂抹方法與軟膠同,自然干燥8成,用吹風吹到70-80度的高溫,迅速粘合,用力按壓,也要放置12小時以上。
總之,工欲善起事,必先利其器,銷售工具雖然投資不大,但是其價值卻不容小覷,幾顆水晶,一段音樂,一組光盤、一幅字畫等等,都能在無形中拉動銷售。做零售,事無巨細,因為細節決定品質。經營店鋪用心比形式重要,“豪取”不如“巧奪”,讓顧客感受到才有效果。(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