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居權:懵懂撞入獵頭行
【中國鞋網-創業之路】在一般人眼中,專為企業物色高端人才的獵頭是個略帶神秘的職業,但中南民族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研究生陸居權已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了7年,拿下了很少頒發給在校學生的人力資源服務證,發展出了資產達千萬元的事業。
偶然撞進“獵頭”行業
一開始,陸居權的創業是被逼的。原本他家境殷實,雖然家在湖南省西南部一個偏僻的少數民族山村,但父親很早外出打拼,在江蘇開了家木材加工廠。2005年,父親被查出晚期肝硬化,改變了一切。為了湊夠治療費,陸居權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
沒有一技之長,更沒有資金的陸居權在醫院附近的網吧里,四處尋找適合自己干的事情。偶然,他看到網上的一則廣告:廣東惠州一家工程監理公司需要人幫忙招聘國家注冊結構工程師。
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陸居權聯系上惠州那家工程監理公司,正好是公司呂老板接的電話。
對方得知陸居權是個19歲的高中畢業生,以及他家里的遭遇后,非常同情,同意給他機會嘗試,并詳細介紹了通常的操作手法,還寄來大量的建筑專業書。
陸居權開始惡補建筑方面的知識,并在網上廣泛發布招聘結構師的帖子,常常忙到深夜一兩點。沒過多久,一名吉林的結構工程師跟他聯系,希望面談。
拿著惠州公司提供的3000元路費、一份書面證明以及一盒“總經理助理”的名片,陸居權獨自去了吉林。惠州公司讓他住三星級以上的賓館,為了省錢,陸居權卻偷偷住進了20元一晚的招待所。有時要到網上查資料,就在網吧對付一夜。
沒過幾天,吉林的這位結構工程師,順利“轉會”到了呂老板公司旗下。后來,陸居權又為這家公司成功招聘到3名工程師。加上自己節省的差旅費,他第一個月的收入就超過了1萬元。
數據庫是王道
父親肝移植手術很成功,家里的經濟狀況開始好轉。雖然“地下獵頭”的工作給陸居權帶來不少收入,但他還是沒有放棄上大學的夢想,于2006年第三次參加高考,最終以高分考取中南民族大學。
進入大學后,他依然沒有放棄獵頭的工作,反而越來越發現其中的大商機。2007年,他以10萬元注冊資本創辦了上海建承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不久后,感受到網絡招聘潮流的陸居權又開通了自己的門戶網站——中國注冊英才網,并開創了在網絡上招攬英才的“獵頭”模式。
在高級人才獵頭行業,效率是競爭的主要砝碼,而陸居權認為全面的專業數據庫是制勝王道。他將公司的業務鎖定在建筑及工程領域,并通過中國注冊英才網等眾多渠道,廣泛收集信息,建立自己的專業數據庫。接到企業的單子后,他可以馬上在數據庫中篩選出合適的人選,進行“精準營銷”。通過他招聘的專業人才質量高,招聘所需的時間也比其他獵頭公司短,他逐漸在建筑及工程專業人才招聘領域建立了信譽。
不久前,一家上市公司需要招聘20余名電力行業工程師,費用極為豐厚,但任務也很艱巨。陸居權和這家公司簽訂了“對賭協議”:如果在規定時間未能成功達到目標,雙倍賠償。最后的結果是,他成功拿到了很大一筆傭金。
創業難免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但他從來沒有想過要改行或者放棄創業。他說:“公司創辦初期,在人才籌備、團隊組建、融資、擴展業務等方面都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但是我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公司步入正軌之后,所有決定就不單是我一個人的事,有了自己的公司團隊,任何時候都有壓力且有責任想把公司發展壯大起來。”
2010年3月,經過多方面努力,陸居權在武漢注冊成立了湖北智點道人力資源咨詢有限公司,主要涉及人力資源服務外包領域,兼顧管理咨詢人才招聘、培訓業務。經過近一年的努力,公司拿到了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業務范圍大大拓展。
反對擺地攤式創業而荒廢學業
在中南民族大學的校園里,陸居權已是一個創業名人,但他依舊衣著樸素,吃在食堂,住在宿舍。
“大學的課堂學習主要是培養我們的思維方式,平時還是要靠自己通過理論結合實踐,才能有所作為。大學課程只是小課堂,要合理利用大學資源,多與老師和同學交流與合作,積累人脈資源,創業之后才發現這些都是有用的學問。”他說。
吸取父親創業沒有積累固定資產的經驗教訓,陸居權在蘇州收購了一家公司及其資產,并依靠其靠近國際港口的地理優勢,發展物流倉儲業務,每月出倉利潤高達30余萬元。
生意越做越大,但陸居權又作出了一個多少讓人有點意外的決定:返校繼續攻讀中南民族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研究生:“只有讀書,我腦子才能轉得比別人更快;只有讀書,我才能不斷突破瓶頸期。”
創業到現在,得到了家人的很多幫助,兩個哥哥也陸續加入了他的事業。陸居權認識到家族企業的弊端愈來愈明顯,競爭力不足,人才流失很嚴重,發展已經到了瓶頸期,自己必須通過學習來尋找新的發展模式。
陸居權反對大學生因為擺地攤式的創業而荒廢學業,認為應把精力集中在學習和建立良好的人脈資源上,而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吸引,“錢什么時候都可以賺”。
在陸居權看來,創業者有四種類型:唯利是圖的生意人;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商人;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以及做善事的慈善家。按照他的人生規劃,自己第一步是做個生意人,第二步是成為商人,第三步是企業家,最后成為慈善家。他自認為眼下最多只算個商人,“未來5~10年,我要爭取成為一名企業家,這樣我才有能力做有益于國家以及社會的慈善事業,實現自己真正的價值”。
- 上一篇:硅谷美女梅耶爾的創業人生
- 下一篇:“神秘鞋王”再當首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