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剛:賣軟件的“后廚”掘金者
【中國鞋網-創業之路】張元剛被稱為“后廚”掘金者,而通俗點講,他是賣軟件的。由世界經濟論壇設立的青年全球性平臺——全球杰出青年社區上海楊浦分社區在上海創立,張元剛是其中一員。“創業不是單純做市場調研、寫商業計劃書、計算盈虧平衡點這么簡單的事。開公司你得做出有人心甘情愿要的產品。”這是張元剛經歷挫折之后才明白的道理。
2005年,張元剛創立了上海澤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想“做中國人自己用得起的ERP”。當時,市面上的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計劃)企業管理軟件價格昂貴,多在1000萬~2000萬元/套。但是許多小型企業也需要管理軟件——價位更低廉的管理軟件。于是,張元剛把公司的市場定位在“便宜”二字上。但真正做的時候卻發現,ERP概念很大,需要做的事情很具體,“僅有七八個人的小公司去挑戰ERP,做了一年就活不下去了,盡管產品已經成型,但資金已經花完。”張元剛總結失敗的原因是:競爭對手太強大,而自家產品功能不夠豐富,缺乏競爭力。
既然做ERP不行,那能不能做可以把ERP系統連接起來的東西?
2006年,張元剛帶領團隊研發出在業內很有影響力的SIP信息平臺,把企業內部財務、人士、銷售等彼此獨立的管理軟件整合起來。SIP兼容性好,考勤系統、業務系統等不用換,不用重復投資,保護既有投資,又可挖掘歷史價值。
但他辛苦研發出來的東西卻被客戶稱為“假貨”,張元剛的心都涼透了。在2007年創業遭遇重大挫折,公司差點關門的時候,張元剛坐在黃浦江邊,想起了家鄉的太陽花。張元剛的家鄉在云南省紅河州,有一種俗稱“踩不死”的太陽花,這種花即使連根鏟掉,過幾天又會長出來,被毒日頭曬蔫,一晚上的雨水就能活過來。張元剛后來把這朵花變成公司的LOGO,并特意拿走了一片花瓣,寓意著自己的公司雖有缺點,但春風吹又生的精神永遠在。
2007年春節過后,張元剛考慮做餐飲管理系統,因為餐飲行業來錢快,而且都是小老板,決策周期短。作為一個餐飲門外漢,要進入餐飲市場做管理系統并非易事。“不是沒技術,而是因為我們不懂餐飲行業。現在知道:光菜就有加菜、退菜、洗菜、催菜、停菜……不懂這些怎么寫程序?”張元剛意識到應該在餐飲行業找到自己的特色,最后他推敲出可以在精細物料管理系統、智能后廚管理系統、連鎖會員管理系統三部分重點發揮。
為了解貨物入庫、出庫,張元剛曾每天凌晨坐夜車去銅川路水產市場幫貨車師傅搬運生鮮,他們觀察生魚買進后,怎樣過秤、裝車、分揀、加工、倉儲,怎樣分到每個門店等整個業務流程。販魚師傅給他們潑冷水:“我們之前搞過很多套軟件,每次要填很多單子,工作量沒見減少,反而更麻煩。有本事你們的軟件能讓我們少干點活?”一句話卻讓張元剛突然開了竅:“是呀,應該讓他們少干點活兒!” 張元剛發現,販魚師傅在水產市場就把各店的小訂單給魚商:A店100斤,B店200斤,C店500斤……供貨的魚商打包好,再集中稱總重給販魚師傅,然后裝車。多一個打包環節,好處是省去了到菜市場再稱重、分揀的環節,這一下子為販魚師傅節省了至少兩個多小時。張元剛所做的就是帶領團隊把入庫、出庫整個流程用軟件記錄下來,包括把各店的貨箱以紅膠帶、藍膠帶等區別開來,并將這一環節寫入系統。 他的第一款產品得到了販魚師傅的認可。
“我們做的不是改變世界的發明,我們就做細枝末節,做好了還是可以把生活變得更好。”張元剛努力的方向是在衣食住行中挖掘出更多的便利,然后再通過軟件來實現。
上個月,澤陽拿到了中國發行的第一張三介質銀行卡的入網證,這種“智慧城市-炫卡”在金融功能以外加載了3種民生功能:菜場買菜、醫保卡和小區物業卡,可以在銀行免費申請。在智慧城市的投標過程中,澤陽先后打敗了11家上市公司、7家外資企業,在第二輪評審時,專家看中的是澤陽突破性的設計和微小的切入點。
現在上海幾個城區的菜場里都有炫卡的終端設備,居民買菜刷卡,都可以不帶零錢。炫卡還可以用來訂餐:服務員讀取炫卡,就可知道客戶預訂的時間、菜單、餐桌號、就餐人數、優惠服務等信息,并且還可以通過刷炫卡消費。該系統又能跟客戶關系管理系統連接,商家既能了解客戶的消費史,又能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我們沒有宏大的口號和概念,有的是百姓生活中實際要解決的民生項目,而在解決的過程中,并不增加他們的成本。”
如今的張元剛意氣風發。公司已經從剛開始的餐飲軟件提供商,轉變為基于軟件服務的一站式解決方案供應商。2009年,澤陽信息成為微軟大中華區唯一的嵌入式合作伙伴企業。2011年12月,繼“碧云智慧社區”之后,又成功中標“智慧陸家嘴” 的規劃和建設,成為國家級智慧社區解決方案提供商。
2012年1月,受邀赴瑞士參加第42屆世界經濟論壇,是張元剛一次難忘的人生經歷。“這次參加論壇的最大收獲之一便是見到了自己兒時的偶像比爾·蓋茨。”他意外地發現,原來蓋茨同樣也有興趣致力于智慧社區的發展。兩人共同展望并達成了一致的理念:智慧城市的建設不能純IT導向,而是把滿足居民切身感受和需求作為驅動力,讓建設成果為大眾所用。政府的錢要用作投資而不是被消費,應該想辦法讓政府花錢買到的是種子、化肥和希望,而不是一朵開完就謝的玫瑰花。
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成立于2000年1月,該基金會屬非營利性質,旨在促進全球衛生和教育領域的平等。比爾·蓋茨提到,目前基金會主要靠其個人每年的資助維持,沒有有效可持續的運營模式,一旦其停止資助,基金會就很難維持下去。張元剛則在陸家嘴智慧社區的建設過程中,提出了慈善銀行的概念,希望其本身能建立一個有效運營并盈利的機制,并通過慈善銀行建立社區志愿者服務與回饋的全新服務模式,從而更好地實現全民服務、全民受益的動態平衡社會保障體系。
在與比爾·蓋茨的交流中,張元剛理解到,與那些大規模公司現成的規則和既定的思維情況下,小公司可以更開闊的思維和靈活的行動力來與大公司抗衡。而公司的進步、戰略方向必須與時代、社會、國家的未來發展相一致。
- 上一篇:80后女孩成時髦“糧田CEO”
- 下一篇:“神秘鞋王”再當首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