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運輸成本上漲鞋類價格暗涌漲價
【-行業新聞】“能說臟話么”?近日,這句話成了網絡流行語。因為,在一片質疑聲中,油價再創新高突破8塊大關,而隨著油價的破八,以石油相關產品為原料的同樣受到波及,其連鎖反應可能波及鞋類零售業,油價此番上漲已經為鞋類零售市場埋下了漲價的“種子”。由于油價剛剛上調,影響還沒有立即顯現,但是不少制造業企業負責人表示,原材料價格上漲是大勢所趨。
油價上漲原材料價格必然隨之波動
隨著油價的首度破八,“油荒”已經成為了繼“電荒”與“用工荒”之后考驗制鞋行業的又一嚴峻問題,據了解,鞋底主要原材料包括EVA塑膠粒、橡膠等化工產品,與原油價格緊密相關,因而會受油價波動影響。原油價格維持高位,外加人工成本的上漲導致鞋類制鞋企業產品綜合毛利率小幅下滑。有業內專家曾表示,在傳統的鞋服加工制造成本構成中,原料成本占到了60%—75%,加工制造成本僅占25%左右。而現實情況在于原料成本和加工成本都在上漲。鞋服制造成本剛性上漲必然向下一個環節傳遞,直接面向終端消費者的服裝,不漲價就要虧損。
材料成本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化工纖維材料價格的上漲,近年來國際油價持續走高,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國家對原油的戰略儲備提升導致油價大幅提升,這直接導致鞋服行業原材料成本明顯增加。而棉價曾經則像“過山車”似的大起大落。
泉州宏興貿易公司有關人士蔡女士介紹說:“油價上漲后,革料、鞋底等石油相關原材料價格都會出現上漲,這是每次油價上調所帶來的固定影響。以往每次油價上調,就會使鞋底等材料價格出現上漲,每次漲2毛左右。從2010年至今,隨著油價的變化所帶來的影響,每雙鞋底的價格已較2010年上漲了2元多。按照此次調價的幅度,每雙鞋底材料價格的上漲至少在3毛以上,甚至5毛。每雙漲5毛的成本如果按照每天生產1000雙鞋計算,每月多出15000元的成本。”
運輸成本上漲鞋類價格暗涌漲價
同時,隨著油價上漲,的運輸成本也會隨之上漲,也同樣也會導致鞋類產品零售價格的波動,“今后,企業每月至少需多支付上萬元的燃油費用支出。”泉州一運輸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以公司30輛的集裝箱掛車、平均每天運輸200公里的里程計算,整個企業日均消耗2100升的柴油,此番調價后,企業每天需多支付500多元油費。
據了解,泉州市對石油化工制品與石油燃料有很高的依存度。大部分的服裝面料以合成面料為主,尼龍、滌綸等合成面料完全以石油、石化產品為原料提取,如滌綸纖維中PTA等原料成本占比在80%以上。一般情況下,0號柴油每上浮一成,企業生產成本就增加3%。
面對不可避免的“成本劫”,出路在哪里?有專家指出,加快技改步伐,推動節能降耗也是鞋企看好的應對之策,另外,企業可以在產品結構上進行調整,多做一些高檔次的產品。這樣一來,利潤空間相對大一些,可以抵消部分成本上漲的壓力。(-最專業最權威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