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高學歷人才3年內兩進兩出同一單位
近日,晚報讀者凌先生來電,講述了自己單位里的一位研究生,在不到3年的時間里“兩進兩出”的故事,凌先生很疑惑,“都說‘好馬不吃回頭草’,他這樣頻繁進出單位,領導為什么還會接受呢?”
稀缺高學歷人才頻繁入職離職
凌先生的單位是江東某國有企業。近年來,單位引進了一批高學歷技術型人才,小鄭就是前年引進的重點人才之一。
小鄭是一所211重點大學畢業的研究生,他所學專業屬全國稀缺型專業,所以領導都很重視他,甚至為了讓他在寧波穩定下來,單位還給他的妻子在寧波找了工作。
“他剛來的時候,工作不錯,很快就出了成績。”雖然凌先生和小鄭不屬于同一個部門,但小鄭當時的“名頭”很快在同事間傳播開了。
可沒幾個月,凌先生就再也沒見過小鄭了。打聽之后,才知道小鄭和老婆已經離開了原來的單位,理由是小鄭覺得在這家單位工作會消磨志向,于是決定自己出去創業。
本來用人單位留不住人也是很平常的事,可接下來發生的事讓凌先生搞不懂這個小青年和自己領導的想法了。
去年,同事發現原本出去創業的小鄭又回來了。“當時聽自己的領導說,那個崗位空了大半年,適合的人才太難找,現在小鄭主動說想回來,那就讓他回來了。”凌先生說。
可回單位后,小鄭并沒有安穩工作。去年年底前,寧波一家民營企業開出優厚條件,向小鄭拋出繡球,小鄭第二次提出辭職。
他的第二次離職又成為同事們茶余飯后的談資,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所有人都認為不會和小鄭再有交集了。
上個月,同事間又傳著一個消息:小鄭在民營企業待得不順心,又想回來了!最近,單位領導層正在討論是否第三次接受小鄭的問題。
“吃回頭草”不是人人都可行
在現今職場中,隨著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和管理理念的轉變,對于“好馬不吃回頭草”的觀念也發生了改變。
就小鄭“兩進兩出”同一單位的經歷,記者咨詢了職業經理人導師、資深顧問葉亞維。葉亞維分析,小鄭所在單位在招聘時重點考慮的是崗位所需的專業技術。如果在備選人中,原先離職員工在能力上更勝一籌的話,該員工就有可能被考慮為候選對象,尤其是面對稀缺專業技術人才或企業關鍵人才。
職場中,不少跳槽人士會有這樣的感慨:新單位還不如老單位來得好。葉亞維提醒這些有“吃回頭草”念頭的人,不妨先問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離職時,我有沒有跟原公司說過傷感情的話或因離職產生矛盾;我與原單位同事間的感情怎么樣;若是回到原單位,我能否承受住同事“好馬不吃回頭草”之類的打趣;我是否有很強的核心競爭力,非常有把握回去后做出成績。
對于已經吃了“回頭草”的職場中人,也不需要有心理負擔,卸下包袱往前看,盡快讓自己進入角色。“員工對自己的能力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后才會穩定下來。”葉亞維建議,跳回原單位的職員,要盡快明確自己的職場目標,以成績打消領導和同事“是否能沉下心”的擔憂。這樣,說“好馬不吃回頭草”的同事也會漸漸減少,同事關系也會日漸坦蕩。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職場回頭草”并不是每個人能“吃”的。如果不是屬于企業關鍵崗位的人才,這種“吃回頭草”的機會就很少。畢竟,對于員工在一家企業里進進出出,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對企業忠誠度不高,很難委以重任。
- 上一篇:年終歲尾,企業屢現“跳槽門”
- 下一篇:2024年度中國皮革行業十佳設計師揭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