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創業新一波
1991年,清華大學應屆畢業生雍太有決定到上海浦東去尋找工作機會。國家的主流媒體正在全力宣傳浦東開發熱火朝天的新氣象。但雍太有看到的景象卻大相徑庭:“到處都是農田和平房”,工作機會并不多。雍太有乘興而來,敗興而去,回到清華繼續研究生課程,然后按照千千萬萬清華學生的常規路徑:赴美留學,拿到博士學位,工作,安家定居。一晃就過去了20年。
在這20年間,浦東繼續按照自己的軌跡運作。為了保持技術水準和房租價值,浦東的開發區張江園區長期以來的運營重點是吸引類似IBM這類的大型跨國企業,形成了最初的人才和資金聚集。與此對應的民間創業潮則分三個階段:“1999年以前,以本地的科研院所和技術創業人員為主;1999年到2005年左右,海歸潮涌動,回國創業形成時髦的風潮;在那之后,海歸潮趨于理性。”張江孵化器總經理黃海燕總結道。所以,雍太有本科畢業時沒能在浦東找到體面的工作并不意外。
假如沒有天花板感覺,雍太有與浦東的緣分也就分道揚鑣。但是,“華人在美國一不熱衷參加政治,二不能完全融入美國人的文化”,雖然有著傲人的學歷,能參與研發復雜的電力系統軟件,卻聽不懂美國同事的笑話,雍太有明顯感覺“到頭了”。他自嘲,在“可以退休”的年齡,又燃起了回國創業的想法。而這個選擇再次將他與浦東張江聯系在一起。此時的張江已經是面積達25平方公里的成熟園區,高樓拔地而起,地鐵魚貫而入。
“(像雍太有這樣)中年想創業的華人在美國數不勝數。”美中高層次人才交流協會秘書長孔德海說。這位前電子工程師現在的業務之一是撮合雍太有們回國創業。協會今年在加州舉辦了第一界華人創業大賽,共有200 多件項目參賽。其中有50件項目回國考察了張江、蘇州和無錫的園區。孔德海帶著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回國尋找發財機會,成為三家園區的座上賓。
“這些人普遍掌握行業前沿的技術,以技術創業為主,具有10多年以上的從業經歷,很少有憑借商業模式創業的,”孔德海說,“他們需要的是大量資金和市場開發。”以王國驊博士的銅銦鎵硒(CIGS)薄膜光電池為例,該項目預計投入的研發和生產資金以億計。能支持這類項目的園區需要整合風險投資、銀行貸款,以及下游光伏企業的產業鏈配套,乃至不可或缺的政策支持。雍太有曾在美國參與過加州供電系統的電力調度中心項目。所以,雍太有的創業計劃順其自然地把現成的電力成熟技術移植到中國。項目之一是為中國高鐵系統提供電力儲能項目,同樣需要千萬計的啟動資金用于基礎建設。與國內類似團購或者互聯網那樣的“輕巧項目”相比,“這些人的優勢是技術深度和成熟的事業運作能力”。
并不是每個項目都能獲得孵化器的青睞。“我們的項目經理會像風險投資人一樣工作。”黃海燕說。在張江,受歡迎的項目是,具備高成長性、擁有全球性市場,特別是在細分市場領先的科技創業項目。那些僅僅找免費場地的項目肯定無法進入孵化器的法眼。黃海燕對“雍太有們”的建議是,或許有些人并不適合開公司,而有些人擅長技術開發,發展中需要兼并重組,或者其他的配套資源。張江孵化器的任務就是撮合人力、技術、品牌和資金,“讓張江成為海歸創業第一站”。
“40 歲想創業的華人在美國數不勝數”,海歸創業醞釀著新的浪潮。而張江看到了其中的機會。“第一站”的功能充滿了中國特色:協助企業申請國家各類政策性補貼、幫助軟件類產品申請軟件著作權,乃至報稅、工商注冊等五花八門,卻必不可少的服務。去年,張江吸引人才的重頭項目就是幫助14位創業人士入選了國家千人計劃。以減免房租為例,除去10萬平方米由孵化器直接運作的樓宇外,全張江所有辦公空間出現的適合中小企業辦公的空暇區域都可以被孵化器見縫插針地利用。受資助企業通過孵化器能得到直接的房租優惠:一方面,由張江管委會以政府扶持資金的方式,對孵化企業實現房租減免。另一方面,這筆政策性的房租補貼,也保障了孵化器的管理收入。如此中國特色的運作方式,非得有專門的服務機構,才能嫻熟運作。
隨著國內創業門檻日趨升高,簡單的具有海外學歷已經無法在國內取得優勢。而國內的跨國企業管理層,和國內的高科技人員具有人脈資源和熟悉市場而產生了優勢。“2000年回國創業的很多項目最終失敗,就是缺少國內的市場人脈,不少回國者最終失望而歸。”黃海燕說。
孵化器這一概念近幾年在中國呈遍地開花的形式。有張江孵化器這類由政府主導、國企運作的項目,也有李開復在北京創辦的創新工場,由民間資金運作的孵化器。僅在長三角地區就有蘇州、無錫和常州等地在競爭,對張江構成了不小的競爭。它們的共同特點是為初創企業提供場地支持等資源。隨著國家取消對跨國企業的稅收優惠,硬件條件越來越不是張江的強項。而軟性的整合和細致的服務能力才是獲取優勢項目的條件。
張江孵化器的孵化服務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階段是預孵化企業,其規模可能只有幾個人,甚至可以采取未注冊為法人公司的項目組形式。受孵化的企業只需每月繳納少量費用,就能得到良好的辦公環境,可以共享會議室、辦公設備。第二個階段是標準孵化項目,是整個孵化器的主體內容。目前,已經在運作的項目多達400多個。孵化器為這類企業爭取到的政府房租補貼是3 年,并且幫助在孵企業獲得國家各種認證,如高科技企業資質等。三年后,孵化企業就得離開孵化器的庇護。
第三個階段則是孵化器中的佼佼者,進入加速器階段。此時,企業已經具備可行的贏利模式,規模足夠大,需要更大的資金支持,公司的商業模式趨于成熟。目前,加速器項目有9個。而此時的服務項目就不僅限于一般性政策支持,還包括直接的股權投資、撮合有實力的項目間進行兼并重組等。上海張江企業孵化器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已經與園區內其他行業基地公司合作成立了注冊資本為1 億元的“朝陽資本”作為對孵化器企業的股權投資平臺。而股權投資收益將是未來孵化器的重要收入來源。
- 上一篇:創業者九大素質十條規則
- 下一篇:“神秘鞋王”再當首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