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打造完整皮革產業鏈迫在眉睫
【中國鞋網-鞋材資訊】繼“中國溫泉之都”、“中國工藝家紡名城”等稱號之后,又一項國字頭榮譽“中國毛皮產業發展示范市”正式落戶文登。記者在博覽會期間了解到,我國是世界最大的皮革生產、加工和貿易基地,但面臨著附加值低、品牌效應弱和環境污染等難題,皮革產業面臨轉型升級的巨大壓力。
天智總經理林滋軍告訴經濟導報記者“盡管我國是最大的加工基地,但是缺乏有影響力的品牌。”山東恒泰皮草制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效三也表示,相比中國的產品,意大利、法國等品牌的皮草產品做工好,但他們并不是真正的生產大國。由于生產皮革制品存在環境污染,他們更多地把生產基地建在了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前來參觀的文登當地養殖戶王女士表示,由于以前當地沒有較大規模的皮革加工企業,他們養殖的水貂皮毛只能賣給皮革販子,而且定價權也在別人手里。這次她前來參觀的目的也是希望能與企業直接聯系,減少中間環節,以獲得更多的收入。在她看來,打造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已成當務之急。
據中國農學會特產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程世鵬介紹,目前我國年可加工3500萬只水貂皮、2000萬只狐皮和1200萬只貉子皮,在山東、河北、吉林等北方12省市已具備了一定的產業規模。
中國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玉中也表示,中國的皮革業包括制革、毛皮、和皮鞋四大主業,全球產量均居第一。發展黃金期“我們的比較優勢還會繼續存在,未來20年對于我國大陸尤其是東部地區仍是發展黃金期,中西部地區時間則更長,這對企業來說意味著新的機會。”李玉中坦言。在李玉中看來,目前皮革業發展的關鍵在于打造具有完整產業鏈的產業集群,建立生產、貿易、信息、人才培養、檢測和研發六大中心,通過政府扶持,建立專業市場平臺,做強龍頭企業,加大品牌建設力度。要規范養殖市場,通過提升設計、注入文化內涵等提高產品附加值,避免同區域惡性競爭和不同企業的同質化競爭,同時要加強國家間交流合作,學習國外先進經驗。“在企業布局方面,老的基地繼續發展,像文登這樣新的基地會陸續出現,進一步形成集養殖、加工、制造、物流等為一體的毛皮加工基地,規模以上企業比例繼續增加。”李玉中認為,未來5年產品的結構將仍以中高檔為主,皮革業的季節性削弱,時尚性將得到加強。在傳統歐美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內外銷比例有望達到7∶3,新的購物模式將陸續出現。企業將更加注重品牌、渠道和終端的建設,注重新技術、新材料、新功能的研究和推廣,提高產品附加值。
“文登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專業的交易市場,這削弱了全市乃至山東毛皮行業的整體競爭力,打造名副其實的產業基地將是我們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文登市畜牧獸醫局局長于向東對導報記者表示。據了解,文登市目前毛皮動物總存欄量達1200多萬只,年產各類毛皮800多萬張,產量占國內裘皮原料市場的30%,特種毛皮動物養殖業總收入達到30億元。(-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 上一篇:阿根廷皮革業危機陷入連鎖反應
- 下一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皮革行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