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流失人才,200%的損失
當今社會,企業留不住人才,人才找不到企業。人才不能支撐和滿足企業的發展,是企業最害怕看到的局面,人才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感到碌碌無為,大好青春時光一去不復返。
許多企業為了長遠發展,保持持續競爭力,花費了大量人力和財力去培養人才,結果卻因用人機制呆滯、留人政策不配套,造成人才流失,企業成了競爭對手和別的企業的培訓基地,為他人作嫁衣裳。當前成長中的中國企業,有誰能真正像日本松下或者美國ge那樣成為人才的“西點軍!,不害怕核心人才流失?
過高的流動率往往帶來招聘成本提高,并影響企業可持續發展。據國內權威人力資源網站調查,因為員工流失導致企選人、用人成本支出將是原支出的200%。企業hr和管理人員常常重復工作,工作量增大,還得多花100%的錢,勞命傷財、浪費精力的工作給企業造成極大傷害。過高的員工流失率導致企業項目、生產、工程或服務的影響,失去了擴展的機會。
那么,作為企業,應該如何最大程度避免人才流失,不影響企業大局呢?
1、把好招聘關,減少人才被辭或自離成本。
企業在找人才時,一定是要找最合適的人才,如何找對人才?企業在人才招聘上要做足文章。要根據崗位人才的需求,把好人才標準關,建立規范的人才招聘和理制度及甄選面試流程,針對崗位要求進行性格測試、企業文化匹配度測試、專業技能考試,推行結構化面試,做細背景調查,實施先培訓后上崗;對于高級人才,還要進行綜合素質測評、信用評估、及人品考察。必須從招聘、測評、崗位配置等每個環節上做足功夫,減少辭退不合格員工或人才自離成本。
2、營造家文化,塑造凝聚力,使人才有歸屬感。
很多企業的文化往往是老板文化、家族文化或帝王文化,使人才在企業留不下、呆不久、干不穩。
而卓越的企業文化是企業之精華,以文化育人、以文化造人、以文化安人、以文化聚人是企業文化的精髓。而員工要在一家企業能長期服務下去,最愿意看到的是企業以親情待他,以感情化他,以人情暖他。每位員工都希望在擁有一個愛心、和諧、快樂、公正、凝聚、奮進的團隊里工作,他就開心,就精神舒暢,渾身充滿動力和激情。因此,企業家和企業管理者必須極力營造這樣的文化氣氛,塑造這樣的團隊文化,才能使員工有家的感覺,員工才會對企業有歸屬感,才會有凝聚力,而有凝聚力的團隊要想員工離開,大概只有通過強制裁員了,因此,卓越企業文化是留人的法寶。
3、不斷提升人才能力,給予人才發展大平臺。
另外,人才看不到企業往往不可能有工作熱情,要讓員工安心留在公司工作,就必須要給員工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4、為員工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
薪酬不是萬能的,但有競爭力的薪酬肯定能留下人才。因此,企業的薪酬設計不僅要做到內部公正公平,更要做到外部競爭有力。要對人才的加盟和留下有足夠大的吸引力。同時福利的設計要多種多樣,靈活的進行福利分配,就不僅能激勵員工,更能穩定員工安心工作。員工有了安全感,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充分發揮潛能,做到人盡其才;對于企業內高級管理人才、技術人才要注重激勵人才的創造性,可考慮增設股份、分紅等形式,與公司整體利益綁定,滿足其自我實現的需要,以留住核心人才。
5、豐富企業激勵機制,以留下更多人才。
企業良好的激勵機制能造就人,發展人,用好人。企業在堅持公正、效率和規范的基礎上,通過各種物質層面、精神層面等激勵措施與手段,能激勵員工在工作上不斷挑戰,提升其事業心與責任感,達成更好業績。企業激勵一般包括物質激勵、精神激勵,但更需要營造激勵的氛圍,使員工可以做到更好自我激勵。因此,企業制定激勵機制必須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與效能性,使人才能在工作不斷得到滿足,才能更好留住人才。
6、辭退該辭的,留下該留的,保持企業人才合理流動。
企業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效能評估機制,對能力不足、素質不高、業績不良、阻礙企業發展成長的員工,要想方設法予以淘汰。要做到與他們“微笑說再見”,既讓他們了解自身不足,同時撫慰他們不良情緒,讓其正確對待被淘汰。企業同時要制定較為完善的績效管理體系,給予員工正面激勵,引導人才發揮潛能,實現能者多勞,按勞分配,以績效定薪酬,以績效促發展。保持績效體系的公平公正性,使人才在績效激勵中更有奔頭。所以,企業要正視員工流失率,保持合理水平,才能使企業不斷創新,不斷補充新鮮血液,得以持續發展
得人才者得天下。謹以此文,拋磚引玉,期望能幫助企業思考真正的留人之道,真正設計留人之策,共同努力營造中國和諧的人才環境,促進企業與人才雙贏! (來源:中國人力資源協會)
- 上一篇:淺談管理層的誠實和品質
- 下一篇:在招聘中如何真正做到“匹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