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Android技術人員薪酬大致是多少?
2011-07-27 14:45:32 來源:中國鞋網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美國蘋果公司7月19日發布了大獲全勝的2011年第三季度(3月26日~6月25日)業績,銷售額和純利潤均創下最高記錄,智能手機“iPhone”的銷量比上年同期增加142%,達到2034萬部;平板PC“iPad”銷量同比增加183%,達到925萬臺。當天,中國大陸和臺灣的網站上均出現了以下標題的報道。
“Android何時盈利?筆記本廠商的困惑”
本公司的網站也以“筆記本廠商懷疑Android前景,投資回報打上問號”為題進行了報道,具體內容如下。
筆記本品牌廠商和EMS及ODM受托生產廠商從2010年開始,為研究開發(R&D)Android平板終端,高薪聘請了大量工程師。另外,最近又出現了Android終端制造商需向美國微軟支付專利使用費的問題。包括以后還要投入的在內,針對Android進行的投資數額正日益龐大。
但迄今為止,Android產品中能算得上成功的相對而言只有智能手機。目前,Android平板終端的業績還不能說“取得了好成績”。在這種情況下,廠商對投資Android平板終端的信心開始出現動搖。
上海地鐵車站內的創維的3D智能電視廣告。在智能手機和平板PC以外領域,Android也得到了采用。
據臺灣的業內人士透露,要想開發一款Android平板終端,至少需要30位人才。此外,還要進行產品測試和在末端市場上銷售,另外EMS及ODM廠商要向不同的品牌廠商提供不同的產品。這些加在一起,需要投入龐大的人力資源。
上面的業內人士表示,“目前,蘋果以外的品牌廠商生產的平板PC還停留在試投入階段,但卻必須投入如此龐大的人力,這本身就體現了平板PC業務利潤低、獲利難”。
那么,在中國這個筆記本品牌廠商和EMS及ODM企業的開發生產基地,雇傭Android工程師需要花費多少呢?
本公司2011年6月8日以“Android工程師的年收入在中國為50萬元,臺灣廠商積極確保人才”為題進行了報道,富士康(FOXCONN=鴻海精密)及仁寶電腦(CompalElectronics)等臺灣電子產品廠商已經開始發力招聘Android工程師。仁寶在位于江蘇省昆山的基地,富士康在深圳基地大量聘請了Android開發人員。
業內人士推測,這些臺灣廠商還從手機和PC等“白牌”(無品牌)企業中招來了工程師。年收入方面,高級工程師約為50萬元,有2年左右工作經驗的新人每月也接近2萬元。
在中國工資水平最高的上海市,最低工資標準為1280元。那么Android工程師的薪資何以如此之高呢?
深圳某IT企業負責人表示,“臺灣大型EMS及ODM廠商在到處搜羅Android人才。Android工程師非常受歡迎,薪酬也迅速攀升”。
另外,中國某平板PC廠商指出,“臺灣大型品牌廠商和受托生產廠商此前一直將資源集中在Windows和Intel上,基本沒有致力于隨著智能手機和平板終端的崛起而嶄露頭角的ARM及Android。
這就導致了Android人才的短缺”。“雖然在臺灣企業中也有像HTC那樣重視Android的廠商,但畢竟是少數。而中國的無品牌廠商從很早就開始開發Android平臺,因此積累了大量優秀人才和豐富經驗”。
這位負責人表示,“Android問世的時間較短,因此工程師也很少。另外,在系統穩定性方面尚不及‘Wintel’,因此開發難度也很高。這些因素使得Android工程師在市場上大受歡迎”。
本公司在因按地區給出招聘平均工資而倍受歡迎的中國求職網站“職友集(jobui)”上,對Android工程師的報酬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Android應用開發人員的平均月工資在富士康的生產基地的深圳為1萬1866元;在正逐漸成為筆記本產業全球聚集地的中西部地區重慶市為1萬5500元;在富士康設置了iPad2生產線的四川省成都市為1萬2200元。順便一提,上海為6650元。
一般而言,EMS及ODM企業和筆記本品牌廠商因沿海地區人工費暴漲已經向內陸地區移轉。但Android工程師方面卻出現了內陸地區重慶和成都的薪酬超過沿海地區深圳和上海的逆轉現象。
上海市內的購物中心。Android陣營韓國三星的“GalaxyTab”和美國摩托羅拉的“Xoom”的巨幅廣告非常搶眼。
對此,上海的Android工程師指出,“這表明平板終端和筆記本的開發制造已經開始從沿海地區向重慶和成都全面轉移”。這位30歲出頭的工程師最近也接連接到重慶和成都獵頭公司的邀請,他說,“中國人一般到這個歲數都已經成家了,而且還要還房貸。20多歲時一起工作的同事們,無論是單身赴任還是帶著家人一起,好像也都遲遲未能做出離開上海去內陸工作的決定。所以,內陸地區需要以高薪資來吸引人才”。
這樣來看,Android平板終端的開發成本在不斷上升。但另一方面,在微軟上市新一代OS“Windows8”之前的這段時間,要想與iPad抗衡,Android是不可或缺的。“針對Android投資多少才是合適的呢”……Android陣營的煩惱似乎還遠無止境。 (來源:技術在線)
“Android何時盈利?筆記本廠商的困惑”
本公司的網站也以“筆記本廠商懷疑Android前景,投資回報打上問號”為題進行了報道,具體內容如下。
筆記本品牌廠商和EMS及ODM受托生產廠商從2010年開始,為研究開發(R&D)Android平板終端,高薪聘請了大量工程師。另外,最近又出現了Android終端制造商需向美國微軟支付專利使用費的問題。包括以后還要投入的在內,針對Android進行的投資數額正日益龐大。
但迄今為止,Android產品中能算得上成功的相對而言只有智能手機。目前,Android平板終端的業績還不能說“取得了好成績”。在這種情況下,廠商對投資Android平板終端的信心開始出現動搖。
上海地鐵車站內的創維的3D智能電視廣告。在智能手機和平板PC以外領域,Android也得到了采用。
據臺灣的業內人士透露,要想開發一款Android平板終端,至少需要30位人才。此外,還要進行產品測試和在末端市場上銷售,另外EMS及ODM廠商要向不同的品牌廠商提供不同的產品。這些加在一起,需要投入龐大的人力資源。
上面的業內人士表示,“目前,蘋果以外的品牌廠商生產的平板PC還停留在試投入階段,但卻必須投入如此龐大的人力,這本身就體現了平板PC業務利潤低、獲利難”。
那么,在中國這個筆記本品牌廠商和EMS及ODM企業的開發生產基地,雇傭Android工程師需要花費多少呢?
本公司2011年6月8日以“Android工程師的年收入在中國為50萬元,臺灣廠商積極確保人才”為題進行了報道,富士康(FOXCONN=鴻海精密)及仁寶電腦(CompalElectronics)等臺灣電子產品廠商已經開始發力招聘Android工程師。仁寶在位于江蘇省昆山的基地,富士康在深圳基地大量聘請了Android開發人員。
業內人士推測,這些臺灣廠商還從手機和PC等“白牌”(無品牌)企業中招來了工程師。年收入方面,高級工程師約為50萬元,有2年左右工作經驗的新人每月也接近2萬元。
在中國工資水平最高的上海市,最低工資標準為1280元。那么Android工程師的薪資何以如此之高呢?
深圳某IT企業負責人表示,“臺灣大型EMS及ODM廠商在到處搜羅Android人才。Android工程師非常受歡迎,薪酬也迅速攀升”。
另外,中國某平板PC廠商指出,“臺灣大型品牌廠商和受托生產廠商此前一直將資源集中在Windows和Intel上,基本沒有致力于隨著智能手機和平板終端的崛起而嶄露頭角的ARM及Android。
這就導致了Android人才的短缺”。“雖然在臺灣企業中也有像HTC那樣重視Android的廠商,但畢竟是少數。而中國的無品牌廠商從很早就開始開發Android平臺,因此積累了大量優秀人才和豐富經驗”。
這位負責人表示,“Android問世的時間較短,因此工程師也很少。另外,在系統穩定性方面尚不及‘Wintel’,因此開發難度也很高。這些因素使得Android工程師在市場上大受歡迎”。
本公司在因按地區給出招聘平均工資而倍受歡迎的中國求職網站“職友集(jobui)”上,對Android工程師的報酬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Android應用開發人員的平均月工資在富士康的生產基地的深圳為1萬1866元;在正逐漸成為筆記本產業全球聚集地的中西部地區重慶市為1萬5500元;在富士康設置了iPad2生產線的四川省成都市為1萬2200元。順便一提,上海為6650元。
一般而言,EMS及ODM企業和筆記本品牌廠商因沿海地區人工費暴漲已經向內陸地區移轉。但Android工程師方面卻出現了內陸地區重慶和成都的薪酬超過沿海地區深圳和上海的逆轉現象。
上海市內的購物中心。Android陣營韓國三星的“GalaxyTab”和美國摩托羅拉的“Xoom”的巨幅廣告非常搶眼。
對此,上海的Android工程師指出,“這表明平板終端和筆記本的開發制造已經開始從沿海地區向重慶和成都全面轉移”。這位30歲出頭的工程師最近也接連接到重慶和成都獵頭公司的邀請,他說,“中國人一般到這個歲數都已經成家了,而且還要還房貸。20多歲時一起工作的同事們,無論是單身赴任還是帶著家人一起,好像也都遲遲未能做出離開上海去內陸工作的決定。所以,內陸地區需要以高薪資來吸引人才”。
這樣來看,Android平板終端的開發成本在不斷上升。但另一方面,在微軟上市新一代OS“Windows8”之前的這段時間,要想與iPad抗衡,Android是不可或缺的。“針對Android投資多少才是合適的呢”……Android陣營的煩惱似乎還遠無止境。 (來源:技術在線)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薪酬調查制將試運行
- 下一篇:富士康的工人加班費該由誰來支付?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