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工作夢想
如果說今天的職場有一首主題歌的話,那很可能就是英國獨立雙人組合Ting Tings的新歌,其中的副歌部分這樣唱道“如果你工作太累,就拍拍手!”如今的職場要求員工工作更大時間,取得更好的業績。與前幾年相比,美國人每周的工作時間增加了。于是,在涌入職場的7,000萬80后中,不滿情緒與日俱增。
80年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絕不是他們父母那種只有工作沒有生活的生存方式。“我們看著我們的父母把大部分時間浪費在單調乏味的小隔間里,天天數日子盼退休。”80后作家考特尼·馬丁(Courtney Martin)在《基督教科學箴言報》(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的評論專欄里說道,“你可以說我太理想化了,但是,難道工作不應該是生活的一部分嗎?我非得接受‘真正的生活’從每天晚上8點刷卡下班才開始嗎?”
工作生活政策中心(Center for Work-Life Policy)的一項名為Bookend Generations的研究顯示,80后想得到多種回報。他們不想要顯赫名頭、位高權重和高薪酬,他們更看重充滿挑戰的多樣性的工作機會、激情四射的同事、精心布置的共享工作場所,以及靈活的工作時間。80后年輕人中,有89%表示在選擇工作單位時,靈活的工作時間是一項重要的考慮因素。“千禧一代把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看作他們的權利。”羅恩·艾爾索普(Ron Alsop)在The Trophy Kids Grow Up一書中寫道。為了獲得這種平衡,他們正在成為“變革的推動者,將工作靈活性問題推到職場議程的首要位置”。
另一項針對80后員工的研究指出,只要他們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時間,他們并不在意長時間工作。正如一位受訪的女士所說的:“如果我在部門里業績最好,他們何必要在意我上班遲到4分鐘?”
跨國組織可能會驚訝地發現這種不滿情緒彌漫全球,它們必須改變自己的做法。“我們有三分之一的新員工來自印度和中國。”思科(Cisco)亞太區包容性與多樣性部門的一位高級經理解釋說。盡管他們國家的文化重視見面時間,她補充道,但作為80后,他們“希望能根據自己的自然生活節奏以新的不同方式工作,而不是每天8個小時、10個小時或12個小時困在辦公室里”。
希望受到80后青睞的公司,正在學著把時間當成貨幣來管理——提供遠程工作選擇、交錯的上班時間、兼職和工作共享安排、短假期等。“靈活性成為雇主最重要的競爭因素之一。”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國際人力資源部高級副總裁克里·佩拉伊諾(Kerrie Peraino)指出。
靈活的工作安排,包括遠程辦公,可以給企業帶來諸多低成本高回報的好處。其中最顯著的好處就是:員工可以集中精力工作,不會受到電話、會議和其他職場因素的干擾。靈活的工作安排不僅能夠很好地吸引高素質人才,還能因為滿足了“全新”人才的需求而留住他們。
花旗集團(Citi)的工作策略項目就是靈活工作時間的一個成功范例。這個項目起初是為了給未來環保、符合成本效益、員工友好的工作場所設計一個模板,不過很快發現它可以給許多對靈活工作安排感興趣的員工帶來好處。在有些情況下,花旗把資源浪費在了無人使用的辦公空間上,于是,項目團隊建議,在提供新的工作空間安排的同時,通過共享辦公室,在衛星辦公室臨時安排辦公,以及安排在家辦公等減少公司的辦公物業。后來,該項目還包括了兼職時間安排、遠程工作、靈活的工作起始結束時間、緊湊時間安排、工作共享等。員工需要提出正式申請,要填寫工作計劃,描述在新的靈活模式下如何完成工作、對客戶和團隊隊員可能造成什么影響,以及需要應用什么技術來支持新的工作模式,如網絡攝像頭、即時信息、電話會議等。同時,管理者要接受培訓,學習如何領導和監督遠程團隊。花旗的年度員工調查顯示,參加靈活工作安排的員工不僅工作更投入,更愿意留在公司,也更有可能向其他人宣傳花旗是一個適宜工作的地方。 (來源:21世紀網)
- 上一篇:逼上梁山的人力短缺
- 下一篇:企業怎么做培訓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