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侵權不斷,鞋企要提升戰略管理

【中國鞋網-行業新聞】昨天是世界知識產權日,針對市場上的盜版商品、盜版視頻、盜版書籍,各地工商等部門展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活動。而對于鞋行業來講,在各種侵權行為中,商標侵權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大問題。
PUMA弧形跑道圖案被被侵權,頂級鞋履品牌克里斯提-魯布托 (Christian Louboutin) 紅底鞋招牌商標權被侵權,浙江皮鞋品牌紅蜻蜓占領市場時,全國范圍陸續出現了“香港紅蜻蜓”、“法國紅蜻蜓”、“意大利紅蜻蜓”等,而著名鞋履品牌耐克、李寧等商標均遭盜用。
鞋業領域,商標侵權案件屢屢出現,侵權形勢也是五花八門。而這些侵權行為的背后,所反映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撇開法律制度方面的原因不說,從鞋企自身的角度來看,商標侵權問題所折射出來的是整個行業發展的不足。
“傍名牌”、“搭順風車”心理
因在銷售的鞋上使用了相似的商標,世界著名服裝和配飾品牌COACH(科奇)公司將福建“七匹狼”公司起訴到法院,索賠200萬元。北京市二中院一審判決七匹狼公司的行為構成對原告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侵犯,判決其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并賠償科奇公司20萬元。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一些鞋企不惜采取各種各樣的方式侵犯他人商標,尤其是盜用許多國際知名品牌。這種“傍名牌”、“搭順風車”的方式成為企業牟利的一條捷徑。不僅為企業“省去”了前期的投入,而且通過相同或相似的商標圖案,達到魚目混珠,誤導消費者的目的。
“傍名牌”的現象已不新鮮,然而,這種投機取巧,損人利己的行為不僅誤導消費者,損壞商標權利人的利益,而且觸犯了法律的規范。或許,在名牌的光環下,企業可以獲得暫時的收益,但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企業的商標保護意識和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大部分企業的商標意識都有明顯的提高。但企業在擴大注冊商標數量的同時,商標管理水平和商標保護意識卻沒有相應提高。缺少對于商標與企業名稱、域名、廣告宣傳、商品名稱等關系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討,甚至一些企業盲目追求注冊商標數量,不重視注冊商標的質量,對其注冊商標缺乏系統管理和統籌運用,無形中給企圖商標侵權行為者提供了可乘之機。
業內人士表示,知識產權只是保護公司研發成果的防御型工具,而事實上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它可以通過組合策略實現利益最大化,除了可以以無形資產入股建立合資公司外,還可以通過專利許可、出售、抵消產品的采購成本等方式,將知識產權“貨幣化”。
福建省工商干校高級講師陳光華說,商標要有長遠規劃,尤其是隨著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大,經營項目及產業結構均有所擴大和調整,這就要求對商標的運作作出長遠規劃,以適應企業飛速發展的需要。因此申請人在申請注冊商標時應盡量將商標在相關類別中進行注冊,既可以擴大商標保護的范圍,也避免了由于商標被他人搶注而帶來的不必要的損失。
商標侵權損害了多方利益,不利于鞋行業的健康發展。作為鞋企,要提高自身的商標保護意識和管理水平,規范自身行為,致力于提升自有商標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促進企業和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