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品牌結盟體育加快發展

第十三晉江鞋博會上許多鞋企品牌選擇與體育結盟
【中國鞋網-行業新聞】在剛剛結束的第十三屆中國(晉江)國際鞋業博覽會上,來自國內外的許多鞋企競相參展,不約而同地運用各自獨特的方式,向采購商和參展觀眾呈現出與眾不同的企業產品和技術。而縱觀這場鞋類行業的盛會,最大的亮點就集中在成品鞋展示區域,安踏、特步、野力、361°等國內一二線品牌,紛紛設立展館,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群參觀。通過觀察和了解,可以發現參加本屆鞋博會的這些品牌鞋企,大多都選擇了與體育結盟的方式亮相。
作為國內領先體育品牌之一的安踏,以籃球為主題,展區以球員更衣室為設計靈感,用NBA、CBA、CUBA籃球資源構建起“金字塔”框架,更設有小型的室內籃球場,加強現場的互動,著重突出了“專業籃球”的形象,展現了其獨一無二的籃球資源。而361°則全方位展示了為深圳2011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量身定制的系列裝備,包括大運會7支中國國家大學生運動隊競賽裝備、16國代表團領獎及比賽裝備、火炬手裝備以及志愿者裝備,展館的布局令人震撼不已。同樣有精彩表現的還有特步品牌,以“愛跑步,愛特步”為倡導,整個展館布置成馬路跑道,與馬拉松賽事遙相呼應,顯示品牌的產品定位。
如今,不少品牌鞋企都無一例外地攜手體育進行營銷,特別是一些運動休閑鞋品牌,通過選擇與產品特性相近的體育活動進行合作,無論是贊助賽事、提供裝備,還是其他形式的支持,都能夠以此作為載體來更好地實現品牌推廣,以及樹立企業形象。在一定程度上,體育活動創造了比單一傳統媒體更為廣闊的宣傳平臺,受眾群體大而多,容易擴大品牌的知名度。同時,有針對性的與體育賽事聯合,能使品牌產品的市場定位更加明確,形成捆綁式記憶,而且在某些重大的體育活動中,不計其數的觀眾與媒體都會參與進來,鋪天蓋地的品牌標語、廣告、橫幅的出現,配合電視、報紙等媒體不間斷的播報,讓企業的營銷推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體育營銷最大的特點就是公益性,體育是人類共同的事業,透過與體育活動的結合,體現出體育文化和企業文化的相融性,使品牌與市場人群建立起一種特殊情感以形成長期的偏好,在起到宣傳之時,也為提高品牌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奠定堅實的群眾基礎。
隨著行業內營銷手法的不斷更新和升級,體育營銷已經算不上新鮮的玩意了,但對于運動休閑鞋類產品而言,卻是最有效最持續的營銷手段之一。在這體育資源的爭奪上也可謂是轟轟烈烈,大到國際性的體育賽事,小到地方性的體育活動,這些場合都少不了著品牌贊助的影子。誠然,鞋企攜手體育賽事來進行品牌營銷,不失為一種名利雙收的妙計,但鞋企在垂涎體育營銷帶來巨大效益之前,更應該做足充分的準備工作,在細節上做到一絲不茍,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體育營銷的效用,真正讓市場記住品牌,追隨品牌。
首先,鞋企必須明確品牌的市場定位和營銷目標。這不僅是做推廣最重要的一環,更是品牌立足市場的第一步。通過正確分析品牌的市場方向、目標顧客、發展策略等,以及企業的經濟能力,再來選擇合適的體育資源,這樣才能夠有的放矢地進行一系列的營銷活動。特別是與體育賽事合作的鞋企,應該從賽事的群眾基礎、影響范圍、經濟效益等方面進行全方位評估,同時還應該了解賽事的價值地位、社會感召力以及受主流媒體關注的程度等細節。
其次,體育營銷在無形中就給品牌造就了許多傳播的機會,鞋企利用贊助體育賽事、體育團隊、運動明星或者相關的合作媒體,通過報刊、電視、網絡等媒介對賽事的報道,增加了品牌的曝光率,從而獲取連帶利益。 當然,鞋企還要結合自身渠道采用不同的促銷推廣活動,保證品牌與賽事的緊密結合,推進目標市場對品牌有一個更深層次的接觸與認識,將體育營銷的觸達率推廣到產品的終端。
體育營銷并非“一次性”的營銷,鞋企只有根據自身的情況量身訂制策略,選擇符合自身品牌定位的賽事、傳播主線,有效整合資源,將企業和品牌產品的定位、文化、精神等要素滲透到體育當中,從而通過體育的魅力、影響和高關注度,使品牌與受眾消費者群體之間建立起一種隱含但堅固的情感聯接,樹立企業品牌形象,才能充分發揮體育營銷的優勢,從中達到豐厚的回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