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知識:最實用的結繩栓鉤技術
戶外結繩方法有很多,多達幾百幾千種,作為普通驢友我們實在沒精力也沒必要記住這么多,少而精,能夠掌握幾種常用的就足夠了,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種實用結繩方法吧,希望對朋友們有幫助。
結繩也叫結組,是登山中常用到的技術,而裝備使用不當或技術操作失誤通常容易導致一些事故的發生。通過坡度不大的冰川時,為防范暗裂,通過時應結組,50米繩結四人,每人手握兩圈繩子,作為緩沖反應時間。通過危險地段時(如攀登或斜切坡度較大的冰雪地段你),不能結組通過,因為一人發生滑墜,導致大家遭殃。我國首次攀登貢嘎山時就發生過三人同時墜崖的悲劇。
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繩索修路,就采用交替保護的方法通過,繩索的長度30—50米為好,不能太長,否則失去了保護的意義。在冰壁上用冰錐,也可用冰鎬,我們在攀登博格達峰時幾乎都用長冰鎬用力劈入冰中,把結組繩掛在冰鎬上,保護人用力壓住冰鎬,為了防止意外,保護者將自身從冰鎬上完全分離(平時冰鎬上系有1米左右的6毫米繩子,一是做自我保護用,二來防止冰鎬脫落),這樣一旦保護失敗,不致于將自己帶下去。
在攀登巖石和冰雪交合地帶時(在高山上這種地段是最難攀登的,因為在陡峭的地段,雪留不住,巖石自然露出),一是用巖錐,二是將繩頭掛在突出的巖石上,為了節約時間我們在博格達峰4700—5300米段攀登都采用第二種方法。在巖石地段攀登時結組繩不能長。
通過冰暴區是很危險的,冰暴區大都在谷底,兩邊山上的流雪大量的堆積擠壓,在谷底形成了眾多的明暗裂縫,而且雪質松軟,即使用大雪錐也難起到安全保護作用。在博格達峰我和一名隊員從4700米下撤,由于天氣變暖,“V”谷的左側的積雪融化,冰壁裸露,沿上去的道路橫切冰壁下撤十分危險,我們只有冒險走了一回谷底的冰暴區。我兩用30米繩子交替保護下撤,將繩頭套在冰鎬上,將冰鎬用力插入雪中,保護人用全身的重量壓在冰鎬上(將冰鎬與自身分離),開路人將上升器掛在繩子上,沿繩子向前走,為了起到保護作用,繩一定保持緊張狀態。
在保護通過時,由于天氣變化,繩子表面和上升器的牙齒上往往結冰,失去作用。我們在博格達峰發生的幾次大的滑墜,都是由于抓結繩和上升器結冰所導致,幸好我們在繩子的末端打了繩結,滑到末端繩結時才停止,十分危險。所以掌握好結繩技術才是關鍵。
一、快速結繩
在滑倒的后果可能不大嚴重時,登山者可采用快速結繩法。例如在探測仰角與裂縫狀況或是站在山上給下面較弱的隊友結繩時,用這種方法的比較合適。
“靴-鎬”結繩法
全隊共同前進時用“靴-鎬”結繩法既快又方便。盡管還有爭議,但實踐證明這個辦法還是有用的,不過一定要記住它不可能承擔很大力量,如果滑倒得很嚴重,這種辦法就靠不住了。
以下是結繩方法;看起來比較麻煩,但熟練后就很容易,幾秒鐘就能完成:
1、踩出一個小平臺,大小能容納冰靴前半部與冰鎬;
2、在平臺后部盡可能深地插入冰鎬,鎬柄略向山上傾斜,鎬尖垂直于滑落的方向,這樣在滑落時鎬柄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3、站在冰鎬下,面與登山路線平行,垂直于滑落方向。
4、上山的腳踩入雪中,抵住鎬柄向山下的一側,不讓它被拉往山下去。
5、底下的腳也上邁一步,踩穩,此時在下的腿保持筆直,作為牢固的支撐。
6、將繩繞過冰鎬。然后將繩從受力方向繞向上面腳趾,再繞過冰鎬向山上的一側,最后在腳面上繞一圈。
7、用朝山下的手握繩,同時在靴后跟(山上的腳)送入繩子,形成S形。握繩的手不可離繩。
8、向山上的手有兩個作用:抓緊鎬頭,支持鎬柄;下面的人上來時負責收繩。
登山者必須兩只腳都能熟練使用“靴-鎬”結繩,因為系繩的人必須面朝滑落的方向。如果前面結繩的人滑落了,繩子從鎬子上松落,結繩也就無從談起了。
鐵鎖/冰鎬結繩法
鐵鎖/冰鎬結繩法與“靴-鎬”結繩法安全度相當,但繞繩方便一些。第一步是將冰鎬盡可能深地扎入雪中,鎬尖與滑落路線垂直,在鎬柄上打一個結(見圖例),抱鐵鎖固定。站在與滑落路線垂直的角度上,面與攀登路線平行。上山的腳抵住冰鎬,踩住繩結,但不踩鐵環(不要直接用冰爪踩繩)。繩從受力方向出發,穿過鐵鎖,繞住腰,最后握在向山上的手中以作制動。此法一大優點是:滑落的力量反而會讓結繩的人站得更牢。
二、用雪錐的結繩法
其他結繩的方法常常要利用雪錐,比如錨鉤、系繩樁、系繩柱之類。
坐式結繩
這種方法靈活并且安全,在硬雪或深、厚、濕的雪上尤其適用。安裝坐式結繩比較冷、濕,如果繩子凍住了這種結繩法就沒有多大作用了。首先在雪上挖出或踩出一個“座位”和一個“腳踏”,然后墊上一層比較硬實的東西,雙腿伸直分開,坐下結繩即可。這種方法要使用雪錐。
立式結繩
立式結繩更加容易,只要有兩個足夠深足夠安全的凹槽踩腳即可。但是它的安全性卻要大打折扣,因為系繩保護的人很容易被拉倒。立式結繩時必須有雪錐的支持。
結繩保護的人有三種站法:面向雪坡;背向雪坡與側身站立。
面向雪坡的站法最不利,當下面的人滑倒時,整個繩就綁在了保護的人身上,他也不能順手地把繩放下去。向外站略好些,繩不會完全把人捆住,保護的人也可以提前看到下面的人是否可能滑倒。但這兩種站法都有一大弱點:腳無法抵住,很容易被繩拉倒。所以保護的人必須向坡上傾斜,以防被拉向山下。
最安全的站法是側向,與登山路線平等。向山下的腿站直,膝蓋不可彎曲,在一個雪槽中踩牢。上山的腿、下山的腿和可能滑落的方向成一條直線。向山下的手負責制動。
機械結繩工具在雪上結繩時也可以使用機械工具,即便繩子濕了或結冰了,這些工具操作、安裝起來也很方便。有了工具,你就能直接在雪錐上結繩而不用從安全帶上再繞,這樣人就更舒服。但用工具結繩往往靈活性小,給雪錐的直接壓力很大,有時不夠安全。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上一篇:保護膝蓋的根本方法
- 下一篇:戶外遇險時巧用裝備脫離困境的10條原則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