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膝蓋的根本方法
走山時間一久,膝蓋沒點問題的人就不多了。經常會遇到老驢友說膝蓋時時隱痛,對老驢友來說,這是個挺普遍的問題。
如何保護膝蓋呢?有人說要帶護膝,有人說要用雙杖,有人說要少負重,有人說要用藥養護……這些說法都對,都需要注意,甚至都應該做到,但都沒有從根本上來解決保護膝蓋的問題。
我從多年走山的經驗中體會到,要保護好膝蓋,就是不用膝蓋!
這話聽起來好象是奇談怪論,聳人聽聞。
不用膝蓋,難道飛行不成?不然,不用膝蓋,是要用肌肉。
很多人登山,特別是下山時,自覺不自覺地把全身重量壓在膝關節上,大腿骨和小腿骨在膝關節處直接對撞。依靠膝關節硬對硬來瞬間消解重力和制動,可以節省體力。但是,這樣久而久之,膝蓋部位就特別容易損傷。
不使用膝蓋,就是不讓重力完全在膝關節處瞬間消解,也不完全依靠膝關節的骨骼來硬性制動,而是要用大腿和小腿肌肉,來分散重力和制動。讓力量均勻地分散在腿部肌肉中,用肌肉控制下降的速度、啟動、和制動,有意識地運用肌肉支撐體重,并用意念強烈關注肌肉運動,大量減少膝關節對沖的重力。
具體方法是:行進中,特別是下山落腳時,腿部不要完全伸直,而是留一點彎曲度,讓腿部象一截彈簧。走路的時候要有彈性,輕巧,足部應該是外側和前掌著地(受過專業訓練的運動員都知道這一點),后跟只起穩定平衡和控制方向的作用。
這需要較好的腿部肌肉。一般因為走山太多而膝蓋受到損傷的人,大多是腿部肌肉不夠發達,力量不夠強的人。增強腿部肌肉并不難,一是可以適度進行器械訓練,二是可以通過下蹲起、高抬腿等訓練強化。當然,每次登山的時候注意改變習慣,彈性行走,讓身體跟隨腿部屈伸起伏,逐漸也就能夠讓腿部肌肉有力起來。
行走時盡量多使用腿部肌肉,少使用膝蓋承重,不僅能保護膝蓋,還能強化腿部肌肉,起到鍛煉腿部的作用;還因為使用肌肉必須要不斷地用意念引導(使用膝蓋者在疲勞時往往就忘記腿部的運動,走的暈三倒四的,容易失誤出現事故)肌肉,可以加強對腿和路面情況的關注,減少意外;多使用腿部肌肉還能使腿部保持靈敏性,在出現意外情況的時候反應迅速。
多使用肌肉,少使用關節對撞,不僅適用腿部,也適用腰部、肩部和肘部等部位。比如腰部,在行進的時候,因為有背負,也不能展的太直,而是應適度地保留一些彎曲度,讓腰椎間可以通過背肌、腰肌來緩沖下降時的重力所帶來的沖撞。當然不能長期保持一個姿勢,而應該經常活動和調整。腰部十分重要,有些驢友因為背負不科學而造成腰痛,甚至留下病根,影響的了平時的生活,這是很令人遺憾的。
多使用肌肉是一個基本的原則,雖然會令人比較容易疲勞,但通過長期鍛煉,肌肉會大大增強,身體會特別強壯健康,疲勞就會大大減少,甚至比使用關節更持久耐勞。希望各位驢友行走健康,生活愉快!
- 上一篇:戶外耐力跑訓練計劃
- 下一篇:戶外遇險時巧用裝備脫離困境的10條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