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順達皮革企業實現與農民互惠雙贏
【中國鞋網-鞋材輔料新聞】近年來,山東省臨沭縣店頭鎮在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實踐中,緊緊圍繞“基地化開發、市場化運作、社會化投入、產業化經營”的目標,圍繞“抓龍頭、建基地、創特色、促增收”的工作思路,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發展優質高效農業,有力地推動了全鎮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加快了全鎮農村奔小康建設進程。同時在工作中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不斷探索新的開發運行機制,收到了較好成效。
一是建立獎優罰劣的激勵機制。對項目工程完成好,項目區形象優,起到帶動一方、致富一處的項目,采取獎勵項目的做法,連續投入,加大扶持力度。2009年臨沂順達皮革有限公司通過實施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項目,項目收到了較好的成效。2010年,鎮財政部門又加大扶持力度,同企業一起爭取到市級產業化龍頭項目,通過實施這個項目,使企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參與市場競爭能力得到提升,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實現了企業與農民的互惠雙贏。
二是建立靈活多樣的經營機制。為探索新形勢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良性運轉機制,店頭鎮采取靈活多樣的經營方式,對已建基地和企業,采取了租賃、承包、股份制等多種經營方式,項目區的農田林網從種植一開始,就把樹苗分配到各家農戶,劃出區域,讓農民自主種植、管理。對部分土建工程也采取了租賃、承包的辦法,讓農民自主經營,自主管理。
三是建立利益共享的聯結機制。積極探索龍頭企業與農民、與基地建立新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使企業與基地、與農民形成緊密聯結的利益共同體,提高農村經濟組織化程度,提高農民進入市場、參與競爭的抗風險能力,是店頭鎮在工作中又一主抓重點,臨沭縣蒙香花生油有限公司建成了6000畝的優質花生生產基地,在該公司的帶動下,基地從事種植花生的農戶就達2000多戶,戶均增收500元以上。同時在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引導下,全鎮農業項目區先后成立了蔬菜、草莓、生豬、蛋雞等12個合作社,社員8000多名。各合作社在建好用好田頭、村頭批發市場的同時,在上海、北京、濟南等地租賃攤位,把“土特產”推到了“大市場”。各合作社還先后推廣了新品種20余個。通過合作社的技術指導、市場營銷、信息反饋等多方面的配套服務,培養了一批經濟能人,中介能人、運銷大戶,農民增收效果明顯,增幅達10%以上。
- 上一篇:浙江政府扶持海寧中國皮革城時尚品
- 下一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皮革行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