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智商營銷思維主導的營銷時代
【中國鞋網-營銷】當企業試圖以最投機的方式進行營銷的擴張時,就意味著低“智商”主導了一個營銷時代,而這個時代正在受到挑戰。無論是外貿還是內銷,當享受了二十年機會帶來的成功時,這種思維的惰性,必然也導致了低智商思維的盛行。這種低智商的特征在某些培訓中顯現出來。企業家越來越需要神話般的簡單的“即學即用”的學習方式,本身說明了中國企業的思維能力不是在進步,更可能在倒退。不愿意動腦不僅僅是“80”后的特征,同樣也是諸多民營企業家的共性。這種低智商主要體現在那里呢?
一、反智傾向的學習模式
說到理論,往往成了所謂“實戰派”人士否定的首要口號。似乎一提理論,就不適合企業的需求。這一點被習慣于惰性思維的年輕人放大得更加突出。每到一個地方培訓,總有人提到一定要實戰、實戰、再實戰。恨不得培訓老師直接幫學員把事情做好算了。
MBA在美國一向是因為實戰而進不了高深學術的殿堂。而在中國MBA似乎成了管理理論的代表,仔細想想,我們企業所謂的“實戰”,無非是沒有思維能力的一種自我心理安慰。
真正的理論是經得起實踐的考驗,否定理論的實戰言論,其實在實戰中也變成了玄學。那種大呼實戰的技能當面臨企業實際營銷決策時,往往卻真正落不到實處。我們幫助過美的廚衛三年做到行業第一,也幫助過比亞迪初入汽車時的營銷戰略、品牌和組織規劃。而在這些項目中,我們也充分的應用了理論所提供給我們的思維與方法。而今企業這種反智的傾向,恰恰被某些咨詢培訓機構加以助長。本質上不是在幫助企業,只是助長了企業的低智化傾向而已。
二、幼兒化的培訓方式
如果說什么培訓最容易受到企業的歡迎,其實就是幼兒園的方式最管用。你只需要把對幼兒園的玩的方式送到企業,企業中的年輕人肯定喜歡。玩,就成了一個時代的惰性思維唯一思考的方式。這種思辯能力的弱化,必然導致中國企業競爭力的弱化。
要是不好玩的事,一概排拆。永遠長不大,中國年輕人思維的成長似乎遠跟不長身體的成長。思維的幼兒化,已經讓企業不得不花費大量的精力對入職員工進行成人化的培訓。首先要學習的不是工作能力,而是自理能力。
三、喜歡“不勞而獲”的奇跡
與思維方式的幼兒化相匹配的是,企業也越來越不相信“勞動創造價值”了。他們更加熱衷于一夜暴富的營銷思維方式中。喜歡“不勞而獲”不僅是體力的勞動上,而且在腦子上更加顯得懶惰。只要是稍加需要思考的問題,他們都嫌麻煩。
培訓中,學員最后繞去繞來只會問到:“我如何才能完成銷售任務呢?”就憑這個問題,就注定了他只能永遠關心“我如何才能完成任務呢?”
只要不是直接產生銷售回款的知識、技能和方法,他們都不關心。所以我只能回答:“那你只有跟著宋江干了,搶錢是最快的了”。但是就算跟著宋江,企業也是“只看到強盜吃肉,沒看到強盜挨打”。連打都不想挨,連“強盜”也做不了了。
這種低智商的營銷思維在各方面都可以有看到,如何改善這些思維,讓企業真正建立現代科學的管理思維,仍然任重而道遠。“周易”終究還是敵不“Computer”的。
- 上一篇:企業成功營銷的八大制勝戰略
- 下一篇:2萬多雙愛心童鞋,一路向西 溫暖進西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