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創業者白手起家賺千萬
中國鞋網12月16日訊,具有傳奇色彩的動人故事,往往是由平凡的人生譜寫的。1988年8月,一個偶然的機會,吳兆娥從朋友那里得知,東海有著豐富的水晶自然資源,可由于歷史的原因,卻沒有一個象樣的企業,一個創業的念頭在她的腦海中閃動。一段時間,她一邊工作,一邊利用業余時間對水晶市場開始了調研,最后她決定:離開作為國營企業的105礦,丟掉端了二十年的鐵飯碗,自謀創業之路。于是,她毅然瞞著家人向礦廠辦理了停薪留職。但這一決定在家里引起了軒然大波。一時之間受到了親戚、朋友,乃至社會各個方面的不解。
“一個女人家,放著好端端的班不上,跑出去趕時髦、湊熱鬧,逞什么能呢?”雖然打擊多于鼓勵,反對多于支持。但吳兆娥深知,她最大的精神動力,莫過于她丈夫的支持和理解。在她最需要得到哪怕是一個眼神,一句安慰的話時,是她從小青梅竹馬的丈夫果敢地說:“既然她執意要干,就讓她試試吧。實在不行,再回頭也不遲。”性格倔強的吳兆娥堅持認為,既然東海有全國一流的水晶資源,只要充分加以合理開發和經營,這將形成一個強大的產業鏈,準能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和騰飛。對于水晶產品,不能只靠出賣廉價的原料,這樣農民只能守著“聚寶盆”,過著窮日子,必須充分利用技術優勢對水晶進行再加工,改變這一面貌。由于她自己有水銀加工的出色技術,她對于自己辦工廠更是充滿了信心,她堅信自己能帶領鄉親們闖不出一條致富路來。
白手起家談何容易啊,吳兆娥只能靠省吃儉用攢下來的二千元錢,開始艱難的創業。首先她把自己家里的幾間瓦房騰出來做廠房,借錢又買了幾臺加工水晶的機器,接著招來了村里幾個聰慧的姑娘、媳婦,然后就手把手的開始教她們水晶切割、研磨、拋光、穿線等全套技術。其中最難的是研磨和拋光這兩道工序。研磨就是要把切割好的水晶粒均勻地磨成三十六面、四十八面、七十二面,甚至一百二十面,或者磨成光滑的球形、水滴形、寶塔形,技術操作要求高,一個失誤就會磨廢一塊水晶。
吳兆娥一遍又一遍教村里的姐妹們,使她們都能嫻熟地掌握了這一技藝。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道道工序的打磨,很快,一串串精致、純色的水晶項鏈就在她細心的指導下做出來了。然而,看著大量的珠珠串成一件件成品,而且越積越多,銷售可就成了急待解決的問題。吳兆娥想到:城里的人有錢又愛美,找找城里的親戚興許能幫幫忙代銷,賣出去再繼續擴大加工。可是,親戚們壓根兒就沒看得起這小小的鏈珠能成什么氣候,一口回絕了她。
“那時,我的壓力可想而知,一方面要繼續生產加工水晶,還要想辦法找開并不看好的銷路,而這些我沒有一點兒經驗。而流動資金極少,成了最大的制約,面對困難重重,真想打退堂鼓?晌矣忠幌,既然干了,就得干出點兒名堂,我從小就對任何事有一股子不服輸的忸勁兒!苯裉,當吳兆娥講起創業之初的經歷仍心有余悸。
記不清是哪位名人說過:挫折往往更能使人充滿了戰勝困難的勇氣。就在企業最艱難的時候,吳兆娥鼓足勇氣徑直跑到張家港里找了一位老熟人,推薦到一個展銷會上準備試銷剛生產出來的水晶產品。可是就在要進入會場的剎那間,女人天性中的怯懦突然在她的身上顯露出來,她在展銷會的門口一時竟然失去了勇氣……她想退卻,可就在她猶豫的那一刻,聯系人連拉帶推說道:“來已經來了,怕什么,進去吧!”。最終,她手足無措地呆呆地站了足足好一會兒,然后來到展廳漲紅了臉,大聲說道:“這是東海的水晶項鏈,大家快來買!”說來真是有些奇跡,她這第一次的推銷竟然獲得了出奇的成功,她手中的一條條晶瑩剔透的項鏈,被大家你一條、我一條的買了去,不一會功夫,70多條項鏈就被搶購一空。
這次商海上的初師告捷給了她莫大的鼓舞,也更加堅定了走下去的決心。逐漸的,她甚至可以繪聲繪色的向客戶介紹東海水晶和自己生產的其它水晶產品了。隨后,她帶領工廠20多名職工,憑著一股子干勁和韌性,開始了她不凡的創業歷程。
小水晶創造千萬元資產
冰心說過:“成功之花,人們往往驚羨它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它的萌芽卻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
從創業以來的十八年間,吳兆娥在現實和理想之間,時時處處體驗著失敗和成功的甘苦,也在辛酸和苦難中逐漸成長了起來。1998年10月,在商海奮斗了十年的她經熟人介紹去浙江嘉定和一個美國人談一宗巨大的水晶生意。從連云港到上海中轉后才到達嘉定。一路上正趕上滂沱大雨。到達嘉定時,已是午夜時分,下了車也沒人接,也找不到吃飯住宿的地方,她一個人在雨中佇立著,整個人兒渾身上下被淋得濕透。恰好一位好心的大姐關切發現了她,讓她在一所小學校的辦公室里艱苦的度過了一夜?墒堑鹊教炝梁笳业浇宇^人時,對方告知:“你來晚了,要買項鏈的美國人已經去了北京!
面對如此的打擊,她一下子被搞懵了,半天沒有反應過來。后來,她只好背起她的大包小包日夜兼程的趕到上海再轉車趕往北京。一連幾天幾夜她沒能安然的合上眼睡上一覺,更沒能舒服的吃下一頓飯,況且沒能賣出一條項鏈。
這一次的經歷卻讓她有了一個感想,那就是不打無準備之仗,一定要在落實清楚狀況之后再做決斷,不作無畏的犧牲。
這給她今后的發展之路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1995年第四屆世界婦代會在北京召開,全國婦聯邀請她去懷柔出席會議。當她趕到展銷會場時,會議已經是第三天了,大家對其他展銷品已經熟視無睹了。而她剛把自己帶來的兩大包水晶打開,立即引來各種膚色女性朋友的關注,呼啦一下將她團團圍住。也不知從哪里來的勇氣和一股子讓她放得開的機敏。她不停地向大家展示、不停地講解,口若懸河、語出珠璣,得體的裝扮、不卑不亢的神情,贏得了在場所有嘉賓的親睞。她的攤位前從早到晚,黑壓壓的人群擠成一片,忙的她水顧不上喝,飯顧不上吃,會議尚未結束,帶去的水晶都銷售一空,她只感嘆東西帶的太少了。
從那時起,吳兆娥的水晶生意仿佛如虎添翼,她走南闖北,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順手,生意一直拓展到10多個國家和地區。面對企業的不斷發展,她的壓力無形中也越來越大,因為她知道,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必須要有高素質的領導來管理和經營。而自己由于只有高中學歷,對于現代化企業管理知
識知之甚少。對于一系列的技術加工資料,她總是耐心地給職工講解、做示范,對于法律法規、市場營銷等方面的知識,她總是謙虛地學習領會,并不時地向別人學習和請教。
為了在技術上有所創新,讓水晶工藝品技術含量高、設計別致新穎,她多次孤身一人到外地取經學習,她先后參加了廈門、西安、無錫、昆明等地的培訓班的學習。為了充實和重新塑造自我,她買來企業經營等多方面的書籍進行認真、刻苦的鉆研。為了使她的水晶產品提高一個檔次,她把眼光伸向水晶工藝品的加工,專門從揚州等地聘請了高級雕刻師。在香港回歸祖國前夕,她相繼推出“九九歸一”、“普天同慶”,“五龍戲珠”等水晶雕刻工藝,一時之間被港澳客商搶購一空,也引來大批國內外大客戶的訂單,產品的多元化也為她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
目前,海龍公司生產的產品涵蓋了首飾類、保健類、觀賞類、禮品類等系列300余個品種,產品遠銷國內20多個省市和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固定資產超過千萬元。
做生意并不全都是為了賺錢,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更好地發揮人性中最美好的東西。企業經營要做到誠信經營,以德取勝。她做生意如做人—樣質樸和本份,也因此換來了許多比金錢更可貴的好名聲,而這好名聲迎來了好信譽。
- 上一篇:80后女孩創業月賺10萬
- 下一篇:“神秘鞋王”再當首富











